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實踐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了更多的選擇。其中,博客作為一種可以資源共享的網絡工具,逐漸受到很多教師的青睞。本文試通過分析博客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提出外語學習博客應用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博客 外語教學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162-01
博客(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網絡日志”,后來縮寫為Blog。可以說它是一種將個人思想、網絡資源等,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作為網絡中的一種文化現象,影響我們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甚至教育理念。
1 博客在教學中的應用
當前,網絡化教學模式整逐漸興起,博客已經成為繼課件、資源庫、教育主題網站等信息化教學模式之后的一種新的網絡應用模式,在教育科研、遠程輔導、知識管理、資源沉淀、師生互動、建立學習路徑和提升學習績效等方面都可以開發出卓越的功能。
目前博客在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可以分為個人博客和團隊博客兩種。
(1)個人博客顧名思義是指教師或學生以個人的名義建立的博客。從教師方面來講,大多用于以文字、圖片、多媒體等方式,以教育、教學為主要話題,將自己日常的教學心得、教案設計、教學參考、課件、生活感悟等上傳發表,輔助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從學生方面來講,博客則用來發布自己的生活感悟、學習體會、感興趣的學習資源、交流經驗等。
(2)團隊博客則是以團隊的形式建立,這個團隊可以是教師組合、學生組合,也可以是師生組合。團隊博客的建立一般都有共同的學習目的、學習內容,面向固定的用戶群。它的優點在于團隊成員之間有互補、監督和協作的關系,從一定層面來講,在博客發布的內容、時間、博客管理等方面會比個人博客有很大優勢。
2 博客對外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2.1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工具
孟子曰:“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促使教師的教學參與更為主動、專業發展更為積極,對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網絡日志,在博客中記錄自己對教育的思考,是對教學過程的一種再現,通過博客這面“鏡子”,教師可以更加理性地對其教學活動進行觀察與矯正,分析教學技能,總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同時由于博客的開放性,教師間的教學心得交流可以實現“零壁壘”,可以有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教學行為的診斷中,即為別人提供思維的前提和原料,也是在幫助自己檢討教育行為,促進發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又通過不斷地閱讀、書寫、積累、交流,得以更新專業結構、提升專業水準、獲得持續發展。可以說博客為教師的“二次成長”提供了契機。
2.2 課堂教育的拓展
外語教學強調的是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在聽說讀寫譯五項能力的應用訓練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很多與學習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語言背景、社會現實等相關知識,也無法一一在課堂上得以充分傳授。博客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問題,它能打破傳統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教師可以在博客上介紹課堂學習內容的背景知識,上傳圖片、視頻等更形象化的教學材料,整理知識體系、分享參考資料等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背景資料,使學生能夠得到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評論的方式發表他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完成課堂作業,也可以提出疑惑等,學生的博客日志可以反映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關于問題的想法與思路、問題的解決過程,使得教師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種交流就是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延伸。
2.3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發學習興趣
博客是以學生普遍利用且感興趣的“網絡”作為操作和交流工具,它要求學生具備充足的學習動力,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博客,師生關系發生轉變,學生自己上網搜索知識,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就從教師的講授活動轉變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學習形式由傳統的個別學習轉變為小組討論、在線交流;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就由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為面向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和面向知識運用的實踐活動。實踐證明,博客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表現自我的空間,通過發布文章、評論文章,讓他們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樹立了自信,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欲望,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知識求解和問題探究中,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3 外語學習博客應用的建議
3.1 通過博客建立學生檔案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博客,記錄學生的學習思考、教學活動參與程度、興趣特長、學習困難,觀察學生的成長進步,與學生本人或家長反饋協作,促進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建立學生檔案,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效果和存在問題有一個全面的、動態的把握,從而對學生做出科學的評價,實施因材施教,也可以讓學生不斷地回顧、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
3.2 通過博客帶動學生科研活動
大學生科研主要是基于專業知識學習的一種探究性學習活動,這正契合了博客探究式學習方式的特點。目前,我國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對于開展大學生科研活動的效果還不明顯。通過博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根據科目類型、學習主題或興趣驅動,發現問題,與教師共同確定一些有意義的研究項目,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并對研究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項目成員間互相分享心得體會,并最終形成優秀的項目報告或論文。
3.3 通過博客過濾信息,傳遞正能量
教師的威信和個人魅力具有一種自然性的影響力,對學生能產生強烈的感召力量,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網絡時代和新媒體的繁榮,在學生的生活中也充斥著各種不良信息和負面聲音。教師可以借助于個人博客,將各種信息進行過濾,去除那些負面的、消極的、容易使青年學生思想產生波動的不良信息,努力把積極的、健康向上,對學習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學生。特別要引導學生在接觸外來文化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認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于斌.Blog技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5(5).
[2]周愛潔.外語教育博客在大學英語互動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86-88.
[3]楊玲.創建個人Blog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J].網絡教育,2004(3).
[4]孟朝霞.博客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信息化,2006(21).
[5]張智,李麗霞.我國網絡博客輔助英語教學研究述評[J].中國電力教育,2009(10):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