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與公辦一本院校或國家重點大學不同的是,民辦獨立院校的低門檻招生,無可回避地制約了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念及教育方法;必須正視很多學生中學階段即養成了不愿學習、作風懶散等習慣;真對這些不良習慣的本能延續,迫于自身職責與任務的民辦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惟其以人為本、正視現實、創新思維,方能在換位思考、包容個性中,增進與學生的相互理解,并激發其內在學習動力。
關鍵詞:民辦 獨立學院 英語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163-01
基于低門檻入學、高標準結業的民辦獨立學院,在生源素質難以在短期內普遍提高的共性瓶頸下,秉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辦學理念的民辦二本院校英語教師,必須正視現實、創新理念,轉換角色、因人施教、鼓勵為主、激發內驅、靈活啟智。
1 因人施教,梯次互動
民辦獨立學院英語教學的因人施教、梯次“互動”,重在把握好課堂分組討論和提問式教學。分組討論時,4人一組為宜,每人扮演一個角色,角色區分:組長(leader),活動介紹者(summarizer),記錄者(secretary)和報告者(reporter)。按各自的語言能力和特點區分角色,由學習較好的或有號召力的學生組隊,一般由關系較好的學生組成一組,以利于小組討論的順利實施。小組討論中,教師隨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既免除了教師的一言堂(duck-feeding),又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提問式時,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最好提問成績較好的學生;對基礎一般的學生,最好提問相對簡單的問題;對上課溜號、睡覺的同學,可適當提問,旨在提醒其注意聽講。
2 轉換角色,幽默包容
民辦獨立學院的多數學生,中學即養成了作風懶散的習慣。考入大學后,原有的遲到積習,勢必有一個調整過程,甚至相伴整個在校期。對此,許多教師冷漠地以管理者的角色,采取課前點名的老辦法,只求遲到者有案可查,不問遲到原因及個中心理,了無包容個性的管理理念,其結果—— 屢點屢遲、矛盾激化。受此制約者,不妨站在學生的視角換位思考、幽默包容:入學之初,因大家彼此互不熟悉,可以照例點名,意在以飽滿的熱忱融入大學生活;相對熟悉后,可取消點名,但要追問遲到原因,希望下次早點來;已然熟悉、曉其個性后,不妨以微笑代之責問,或幽默地表揚:“這位同學讓我很感動,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真是我的忠實粉絲啊!”
3 鼓勵為主,適度妥協
民辦獨立學院的低門檻招生,框定了其生源素質的差異性,一定程度地制約了英語教學的教管理念及方式:同為英語教師,重點大學的教師,幾乎無須費心于教學之外的任何瑣務,只要完成精講課時即可;而民辦獨立學院則不然,基于學習目的的差異—— 基礎好的想畢業考研,基礎一般的隨大流,基礎較差的只想混文憑,在英語專業普遍興趣索然、內驅不足的窘境下,尤其面對那些連書都不愿帶的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師的責任感愈加凸顯—— 批評斥責,徒勞無益;而鼓勵為主、適度妥協,既融洽了師生關系,又無礙原則底線。如某團干部由于英語基礎差,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不及格。對此,在教師的不時鼓勵下,終于靠自己的努力,考試及格。
4 巧借微信,個性助力
在微信、網群業已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當下,大學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亦隨之從傳統意義的當面交流,轉入隨機式網絡溝通,無論對方人在何處,只要在網群里留言、微信上留音,對方一開機即可看(聽)到,并擇時或文字、或語音予以回復。緣此信息技術,許多大學教師自覺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充分借助網絡的快捷、便利及隱私性,將旨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諸多亟待回復的問題,互動于這種個性化指導與助力中。其做法:新生入學,即建立班級QQ群或微信群,輔導員、科任老師同步入群;學生遇到困惑,可隨時溝通請教;課堂上不便當眾批評的,一對一QQ聊天式指正,更易于學生接受;隨機式互發郵件、語音指導,無疑深受歡迎。
5 著眼興趣,激發內驅
興趣的魅力何在?愛迪生曾自我評說:“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基于民辦獨立學院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現狀,不妨從興趣入手,進而激發學生的內驅:一是利用課前、課尾,教授一些簡單易懂、脫口而出的口語;二是針對大學生喜唱歌曲的興趣,擇優教唱一些英文歌曲,如北京奧運會主題歌You and Me,意在讓學生感受到業已融入新的大學生活。教唱英語歌曲,貴在曲目的新潮與旋律的優美;三是講解單詞和課文時,不妨穿插英語歌曲,如講到approach(接近)時,可先唱譚詠麟的披著羊皮的狼的第一句:我小心翼翼的接近,然后翻譯成英文唱給學生:I approached you cautiously……;四是因趣施考,可讓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朗讀指定的段落或給電影做配音等。
6 貴潤心田,靈活啟智
大學教師的育人之術,雖眾說紛紜,但有一條卻不可或缺—— 務須終生學習、自主升級品德修養,并外化于素質教育實踐。以英語教師為例,一是應具有優秀的人格;二要有悅耳的聲音;三要既是教師也是學習者;四要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大學英語教師之于學生的啟智,不在說教,而在融教:如教fortune時,可先講一個成語:Catch the Fortune’s forelock.啟迪大家,傳說中的財富女生Fortune只有一撮頭發,而不是滿頭的頭發,所以財富不好抓住,財富和運氣只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結束之前,可用幾句英文來概括:a.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Diligence is the cornerstone of success(勤奮是成功的基石)。
7 結語
在智力因素不占群體優勢的困境下,民辦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是否只能被動適應、束手無策?非也!實踐印證:英語教師如善于從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興趣、溝通、內驅等要素開掘,其教學效果必定日久見功、柳暗花明。
參考文獻
[1]岳展翼.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1(33):392-393.
[2]王娟.淺析非智力因素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2(4).
[3]曾曉紅.高校英語中的情感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