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對學生事物進行有效的管理,一直是高校學生管理部門頗為頭痛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時期下,高校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和事務要求均較以前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在無形中又增加了管理難度。再加上部分高校管理中存在不少問題,削弱了管理效能。鑒于此,筆者在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管理學視角下學生給你事務管理的新方法。
關鍵詞:高校學生事務管理 存在問題 管理學視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202-01
所謂管理學視角,指的是在管理過程中運用多種管理手段,并將管理工作專職化,從而提高管理效能。而且,有效地管理學生事務,不僅能夠讓學生安心投入學習,對其未來走向社會也有極大地好處。但是,從目前情況看,在很多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中,還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問題。故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部門應當在積極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管理學角度入手,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1 當前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事務管理專職化不足
我國高校在校生普遍超過了萬人,對如此眾多的在校生進行有效的事務管理,需要專職程度較高的管理模式,才能夠收到有效的管理效果。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恰恰缺乏這種較高程度的專職化。一方面,在管理機構的設置上,雖然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比較重要,但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很多高校并沒有專門的學生事務管理中心,而是將事務管理分散到了其它職能部門中。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管理責任不明確、管理職權劃分不清晰的情況。而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各個部門不僅不相互協調,而是相互踢皮球,相互推卸責任,嚴重降低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是事務管理機構大而不專。雖然大多數高校設置了專門的學生事務管理中心,但是卻存在事務管理專一性不足的問題。例如,很多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中心不僅管理學生的生活事務、學習事務,還兼管著招生和畢業生就業等事宜。在管理機構管理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非專職化的管理會導致每一個管理內容都無法滿足實際管理需求,也即“十八般武藝樣樣通,十八般武藝樣樣松”。
1.2 缺乏綜合式的管理模式
就如上文所說,學生事務管理的內容非常多,從生活事務到學習事務,從學生社會實踐到就業事務,都屬于學生事務管理的范疇。對“這么一大攤事”實現有效的管理,沒有綜合性的管理模式不行。例如:針對每一個管理內容,很多高校都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雖然在進行單項管理中,能夠收到比較高的管理效率。但是總體上的管理效能卻并不高。其原因就在于,如果將管理內容綜合起來,很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就不再有效,甚至還存在方法上和制度上的相互抵觸,導致管理效能被嚴重削弱。由此可見,在缺乏綜合管理模式的情況下,學生事務管理嚴重缺乏協調性和整體性,使得管理水平難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2 管理學視角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方法分析
2.1 事務管理專職化
專職化管理是管理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管理高效率的基礎。首先,各高校應當設置學生事務專職管理中心,明確管理責任。專職化的事務管理中心是開展管理工作的最佳平臺。在西方國家的很多高校中,學生事務管理機構的專職化非常高,不僅保證了極高的管理效率,而且學生的滿意度也非常高。因此,我國應該積極同這些國外高校進行交流,從而進行管理機構的專職化建設;其次,在實現事務管理機構專職化的基礎上,細化管理職能。為了避免“十八般武藝樣樣通,十八般武藝樣樣松”的情況,在專職化的管理結構的基礎上,還要細分管理責任,也即設置各種管理部門,各管一攤。這種細化管理的原則是管理學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徑。例如: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學生一旦“有事”,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相對應的管理部門解決;最后,在構建專職化的管理模式中,需要加強相應的監督,因為絕對的專職往往意味著專制。只有加強監督,才能實現各個管理部門的協調。
2.2 事務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不僅是管理學視角下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從當前情況分析,絕大部分高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基本上是依據各種規章制度和處罰手段。在管理學上,這種管理方法屬于“硬性管理”。在表面上,這種管理方法確實能夠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但是現代學學生叛逆心理很重,他們口頭“服管”的同時,心里并不“服管”,這也是管理效果出現反彈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轉變管理理念,走上人性化的管理道路。人性化管理強調“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不僅能夠實現對學生事務的“現實管理”,還能夠收到“心理管理”的效能。與此同時,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還要求在管理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管理手段,并通過分析學生個人的心理特點,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案,管理部門應注意到這一點。
2.3 注意對學生的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是管理學視角下著重被強調的管理內容。但是,很多高校在學生事務管理過程中,把心理管理忽視掉了。在近年來,高校學生因心理問題自殘甚至自殺的事件屢屢見諸報端,令人痛心之余也彰顯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中心理管理的缺失。管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是一切行為的根本動因,應當是管理工作的中心焦點。因此,在新的時期,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要把學生的心理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例如,可以成立學生心理服務中心,專職于學生心理狀態的調查、分析和心理問題的解決。同時,由于現代學生的心理變化比較頻繁,因此學??梢蚤_設心理輔導課,增強學生對極端心理的控制能力。
2.4 注重管理模式的社會化
大學本身就是一個微縮型的社會。而且,現代大學生的社會化傾向也越來越明顯。因此,在管理學發展的視角下,注重學生事務管理模式的社會化,也是增強管理效果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社會化的管理模式也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對塑造學生的社會精神風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這種管理模式在管理學中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目前還沒有被實際運用。
3 結語
在管理學視角下開展高校學生事務的管理已經成為了高校管理工作發展的一大趨勢。因此,各高校應當在研究自身學生事務管理特點的基礎上,廣泛運用管理學思路,完成管理思路的轉型。
參考文獻
[1]黃成棟.論管理學視角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J].大學教育,2010(8).
[2]韓菲.管理學思想在大學學生事務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大學,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