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但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了諸多挑戰和問題。本文簡述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簡析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并為提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質量提出了幾點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 思想政治 問題 原因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222-02
大學生是社會需要的寶貴人才,只有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才能培養出能夠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才能更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祖國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大學生對沉悶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不起興趣,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不高,根本無法起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的作用,因此,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改革創新。
1 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1.1 教材內容千篇一律
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內容與中學教材內容過于相似,尤其是馬克思主義部分,中學時期學習過的內容,升上大學還要繼續學習,這讓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大幅度降低。對于早已背誦得滾瓜爛熟的理論觀點,讓大學生更加覺得這門課程枯燥無味,大學學習生活與中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有所不同,大學生活是學生接觸社會生活的起跑線,走出校園,學生就要融入社會,但所學的內容卻基本上停留在原處,雖然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但既不能激發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也不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1.2 教學方法單調乏味
大學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通常是“重理論、輕實際”,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論哪一門學科,如果不能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就丟失了知識的原本價值,無法實現原本的教學目標,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樣如此。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開設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也是讓學生能夠對社會熱點和疑難點進行正確的分析。大學生在思考社會熱點和疑難點等問題時,通常不會聯想到思想政治理論方面的內容,這就說明大學生根本不注重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沒有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理論脫離了現實,缺乏說服力,難以達成教學目標,且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時,只是簡單地將教材中的重要理論讀出來,一味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輸的知識,使學生產生了不去思考分析問題的惰性,封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克制了學生的思想。
1.3 缺乏完善的學科建設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不夠完善,大部分教師沒有正確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和作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只是任務性的,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缺少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執行強度、貫徹力度等大幅度降低,使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針對性,缺乏實效性,無法真正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
1.4 學科實踐性不高
雖然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但是大部分學校仍然缺乏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教學。信息技術的發展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他們思維活躍,對社會中的現實問題積極參與評價,但大學生的思想不完全成熟,知識閱歷都不夠深,在參與社會現實問題的評價的過程中,缺少理論支持,使他們對社會現實問題理解不全面,甚至有可能出現過激的行為,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結構系統,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對于社會經濟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必須得到不斷地提升,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社會,理解社會。
2 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
2.1 教育理念不科學,教育體制不完善
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理念不夠科學,教育體制不夠完善,無法達成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識形態性較強,教育主管部分過分強調教師在授課時對政治紀律的遵守,抑制了教師個人發揮的空間,讓教師不得不照本宣讀教材的內容,教師的教學熱情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同時,功利取向的盛行,讓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他們以后的就業沒有多大幫助,讓他們更加重視技術的培訓,忽視了道德品行的培養,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自然不會有多好,且過于理想的教學目標與現實的聯系不夠緊密,畢竟不能每個人都具有崇高的理想,都能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在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把思想灌輸給學生,學生不是思想接收器,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煩惱,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自己的需要,在過分強調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的教學理念下,無法提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必須設立確實可行的要求和目標。
2.2 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不靈活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通常只是“原理+實例”的簡單講解,或者只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灌輸,實踐性教學過少,教師單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不是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生作為主體卻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且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通常是幾個班一起上,教師一節課要教百來個學生,要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變得更加困難,難以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不佳。同時,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讓考核脫離了教學目標,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只重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忽視學生品德行為的考核方式,根本無法真正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違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初衷。
3 提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措施
3.1 轉變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轉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以下列舉了幾種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3.1.1 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對學生能力素質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它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案例,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自行進行評判和分析,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得出相應的結論,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情景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它能夠讓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思維邏輯,讓學生能夠通過認真思考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將書本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既深化了理論知識,又培養了獨特的個人思維路線。
3.1.2 互相交流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單方面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互動,缺少交流與溝通。互相交流法,也稱“對話式”教學法,就是讓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對話,讓學生恢復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個角色,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想法,可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與學生互相討論,使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更接近,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去除了與教師的隔閡,就更容易接受教師所講的內容,但教師以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應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討論題目的設定要慎重,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同時應考慮學生的思想實際,在進行討論時教師應準確適當地引導或者啟發學生,并在討論之后進行總結分析,達到最佳的討論效果。
3.1.3 實踐教學法
所謂實踐教育法,就是讓學生親自參與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的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兩種類型。教學實踐主要是針對學生的業務能力開展的,社會實踐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我國國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的。教師以實踐教學法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應先總結以往的實踐教學經驗,可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學生演講”和“咨詢教學”等活動。
3.2 設計較好的教學手段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應注意教學的手段,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和資源,比如多媒體的利用,相對于板書教學,多媒體的信息量較大、有較強的直觀性,可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利用學校的網絡教學資源,將網絡課件不斷完善,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課題和課件上傳到校園網站上,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3 對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進
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相結合,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達到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學內容的改革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有一定的重要作用,但只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是不夠的,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同時,還應對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進行改進。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應尊重學生、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方式不斷改革創新,使教學方式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其強制性和意識形態性非常強,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通常達不到實踐性目的,學生沒有真正認同或接受其觀念,更沒有踐行,因此,教師不能以說教的形式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應讓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學生主講式、案例式、探究式、討論式等等。除了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對考核方式也應進行改進,考核方式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考核時,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而不是只通過卷面考試分數來決定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可將平時考核作為考核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其中一項考核,完善考核制度,提高教學質量。
4 結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學模式要想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就必須進與時俱進,進行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有責任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因此,教師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時,必須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宏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思路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8).
[2]牛嫻.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思路探討[J].大學教育,2013(12).
[3]李永根.提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舉措[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