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高校對團學干部培養的意義和現狀入手,剖析高校團學干部培養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對大學生團學干部進行規范化培養的概念,并對規范化培養分階段提出了目標和看法,同時對規范化培養團學干部的目標提出解決思路。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團學干部 培養 規范化 制度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224-02
高校團學干部是高校團學工作的參與者和領導者,是聯系師生的紐帶,團學工作的中堅力量,團學干部的素質能力將直接決定高校團組織工作的成效。因此,培養一支優秀的團學干部隊伍成為了高校團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就如何培養團學干部方面,全國各高校都有許多的模式和方法,就培養效果,尤其是在團學會干部培養規范化方面,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1 高校團學干部培養機制存在的不足
(1)過度依賴講座的作用。新一屆的團學會干部選拔后,高校普遍的做法是集中進行一段時間的講座培訓。這些講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時間過于短暫,同時過于集中,學生一下消化不了;培訓人數過多,講授效果一般,加之學生剛剛當選,沒有經歷過實踐,理解不深刻,不能充分吸收講座的內容。
(2)培養體系不夠系統,高校除了講座,還會采取聽報告、經驗交流、會議培訓等方法,但這些都過于分散,隨意性強,系統性、科學性不強,缺乏一定的規范,對內容之間的聯系研究也不夠。
(3)忽視了對團學干部自身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培養。高校在培訓團學干部時,基本會強調政治堅定、思想作風、工作能力、服務意識這幾大塊。而對團學干部應該具備的領導素養、演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心理素質、把握全局、識人做人能力等綜合素質缺乏有效的訓練和培訓。
(4)缺乏培訓效果的檢驗體系不夠健全。高校在對團學會干部培訓后,就放手讓團學會干部去自由發揮。缺乏對團學干部工作中表現進行跟蹤,監督,同時也沒有形成有效的措施去驗證培訓的效果。
(5)沒有對團學會干部任職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高校普遍在培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沒有對團學會干部任職結束后進行總結。這個環節也非常重要,總結經驗教訓,點評優缺點,更能有效的促進工作的開展。
2 高校團學會干部培養規范化的探析
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團學干部隊伍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要求團學會干部的培養要更加系統化、精細化,首先是在內容上要規范化、具體化。內容的規范化要從不同角度去確定團學干部的培養目標,增強實際意義,服務于團學工作,貼近學生管理工作,又要培養過程的各方面。其次,培養內容又要體現出延續性和科學性,根據形勢的發展和工作內容的改變,不斷進行修訂和改進。按照團學干部的整個培養過程,筆者總結主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規范團學會干部的培養體系。
團學會干部的培養,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課題,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每一屆團學會干部培訓都要有個科學的、統一的規劃,同時也擯棄那些過時的,不切合實際的一些課程。把講座、經驗交流、會議報告、綜合素質提升、跟蹤培養機制、考核點評、總結等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科學體系。
(2)規范提高團學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課程。
在提高團學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方面,主要精心選擇培訓教程,針對當代大學生團學干部的特點和團學工作的發展、黨的理論發展,選擇適合的培訓內容,如:中共共產黨的光榮黨史;時代的呼喚、歷史的選擇—中國共產黨;中國夢的內涵;參加團學活動的必要性;團學干部的經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以及結合時事熱點,尤其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來增強學生擔任團學干部的光榮感和使命感,熏陶和培養團學干部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這些課程既要體現各級黨委對團學干部的要求,每次培訓前,都要廣泛聽取各位黨課、團課專家教授的意見;也要滿足團學干部對提升自我的要求。在培訓課程結束后,也要采取多種形式,尤其是問卷調查和座談兩種形式,聆聽團學干部的心聲,充分采納來自于團學干部的意見。將這兩部分建議都匯總,進行分析研究,作為修改和提高下次培訓課程的依據,提高課程的針對性和規范性。
(3)規范提升團學干部綜合素質的內容。
在這方面,主要是開展實踐技能培訓與業務培訓,提升團學干部的綜合素質,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并使他們在工作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和感染力。具體如:演講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文體特長訓練,文字能力,策劃活動組織能力,溝通解決問題能力、傳統文化等。在這些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注重加強培訓的針對性、趣味性、實用性。不同的能力培養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演講水平的提高,需要現場模擬,反復訓練,掌握演講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達到所要求的目標。組織能力的提高,就需要結合實際活動案例來進行,從活動的目標和要求入手,由教師或者經驗豐富的學生干部對新晉團學干部進行分析組織活動的各種注意事項,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語言表達能力則進行普通話和說話的語速、發音、運氣、停頓等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干部能語言流暢,富有一定的語言感染力;文體特長訓練則讓學生干部任選一種體育、文藝表演,進行長時間訓練和指導,讓學生干部能有一項或者多項比較在行的特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在工作交往中的影響力;文字能力側重讓所有團學干部具備基本的新聞寫作、總結、計劃、策劃書等撰寫能力,還重點訓練團學干部撰寫申報材料的能力和水平。傳統文化培養則側重于選擇傳統文化經典書籍進行考核,如:《論語》、《三字經》、《弟子規》、《孟子》、《詩經》、《大學》、《唐詩宋詞三百首》等,要求團學會干部在一定的時間段讀完,再進行規范性考核。這些培訓和訓練,要根據團學工作的發展和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修訂,確保所有培訓內容的規范化和有效性。通過這些訓練,讓學生干部能切實感到自身能力有所提高,增強他們參加培訓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工作的本領和服務學生的水平。
(4)規范團學干部跟蹤培養機制。
作為高校團學工作的管理者,往往在培訓結束后,就忽略了對團學干部在工作中表現的跟蹤,其實這個階段尤其重要,這既是檢驗培訓效果的好機會,又是結合實際案列教育和提升團學干部的好時機。只有進行有計劃的跟蹤培養,才能確保提高團學干部的工作績效,又減少團學干部的獨自探索時間,保障工作的延續性。同時需要在跟蹤培養機制上進行相應的規范,如:跟蹤檢驗時間的確定,跟蹤檢驗團學干部績效的方式,根據檢驗結果教育提高團學干部的方法和形式,各個不同的工作崗位檢驗方法又要有所變化。只有切實規范做好了以上幾方面工作,才能保障團學干部工作方法和態度得到很好的傳承和提高,才能有效地將團學工作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5)規范團學干部任期結束的考核點評機制。
在每一屆團學干部任期結束后,總結和考核具有重要的意義,既肯定表揚任期表現好的團學干部,又對所有團學干部在工作中的優良作風和方法加以鼓勵和推崇,成為他們終生受用的財富,同時還充分吸收每屆工作中的創新點,并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行說明和點評,避免團學干部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出現類似的情況,也作為寶貴的經驗教訓供團學干部進行吸收和提高。正因為如此,規范考核點評機制就尤為重要,如采取工作匯報的形式,匯報的同時,進行逐一點評和交流;采取調查問卷和座談形式收集團學干部在工作中的優點、問題、閃光點;歸納總結所有的問題通過講座的形式集中講授;還可以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進行深入剖析。
團學干部是高校學生中的生力軍,要加強團的建設,促進團學工作的提高和發展,培養和提高團學干部是關鍵,培養團學干部的關鍵又在于提高培養的質量,質量的提高又很有必要加強培養的規范化。在團學干部培養的規范化方面,目前我國高校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繼續創新和提高,尤其是在規范化培養團學干部的模式和方法上,我們作為高校團工作的管理者,任重道遠,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和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提高團學干部的能力和素質,推動高校團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小平.高校大學生團學干部培養機制的研究[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2):86-89.
[2] 邢立付.淺談團學干部能力素質的提高[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111-112.
[3] 魯寧,葉斌.高校團學干部培養體系探索與思考[J].高教高職研究,2011(3):192-193.
[4] 沈崴.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過程問題與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95-96.
[5] 房昱.加強高職院校二級學院團學干部建設與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249.
[6] 周乃武,蔣麗娟.論新時期高校團學干部的培養與管理[J].出國與就業,2010(8):22.
[7] 馬雪迎.淺談團學干部的培養機制[J].黨團建設,2010(21):226-227.
[8] 王洪東,趙輝.試析當前高校加強團學干部綜合素質的途徑與落腳點[J].青春歲月,2012(13):171.
[9] 胡新煜,薛凝,劉蓉.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的研究[J].高校講壇,2010(15):143-144.
[10] 黃曦.學生干部培養與高校團學工作[J].黑河教育,201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