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長,對2013年的藝術界來說,是在平淡無奇中努力積極地向上!同樣也是踉踉蹌蹌的受傷,跌跌撞撞的堅強!
成長是一種明亮而漸變的光輝—在我們的市場歷經了近三年的“深度調整”之后,2013年保利、嘉德等春秋兩季的大拍,依然能看到買家云集,高價迭出。2013年,不僅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藝術大師引領著近現代書畫的億元時代,同樣具有崇高地位的黃胄也受到市場重視;更有曾梵志成為首個問鼎億元價位的亞洲當代藝術品創造者。
成長是一種洗刷了偏執的寬厚—2013年,重重限制之下,佳士得和蘇富比依然得償所愿相繼落地內地開展了首拍,香港保利和香港嘉德則在國際舞臺上風生水起。而自2012年起就積極準備上市的北京保利文化集團也在2014年初掛牌,證明了保利拍賣的國際野心。國內拍賣公司走出去,國外拍賣公司走進來,使得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具活躍度,也更有國際化的新生氣象。
成長是一種前行路上不能放棄的堅守—堅守是藝術界最真誠的寫照,也是最明確的執行力。2013年,不管藝術市場的風風雨雨,中國的各個公立、私立美術館依然保持了出眾的活力,尤其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表現最為突出。在著名“美術館人”王璜生的帶領下,央美美術館不僅頗有老牌美術館的風范,更顯現于對學術的執著以及對新鮮事物的嘗試上。而在上海商業大都市里,一場私立美術館的運動正在悄然孕育。劉益謙、王薇夫婦創立的龍美術館,將私人收藏品展示于公眾面前,堪稱私立美術館的探路者,余德耀美術館也于2013年在上海開館,喬志兵的美術館也已處于計劃階段。不管是美術館的從業者還是開拓者、創辦者,都在堅守中逐漸成長。
成長是一種直面潮起潮落的態度—2013年中國藝術市場最轟動的新聞是《功甫帖》“真偽之爭”,至今仍無結論。事實上,作品真偽鑒定問題每年都會出現在拍賣場中,只是大部分買家都選擇跟拍賣行私下溝通的方式解決,而《功甫帖》的真偽之爭卻第一次通過全面的會診式鑒定和爭論,打破行業壁壘,從另一個角度達到了普及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藝術鑒賞知識的效果,也對于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范化具有積極的意義。
成長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首屆香港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完成了使香港成為全球藝術中心的華麗轉身。這是亞洲首個嚴格按照巴塞爾藝博會標準量身打造的展會,5萬多重量級藝術人物蜂擁而至,香港一躍成為繼紐約及倫敦之后的第三大世界藝術交易中心,對中國內地的輻射作用,必將快速拉動中國藝術品市場尤其是當代藝術領域的蓬勃發展。而藝術北京博覽會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出現展位爆棚的喜人場景,再一次明證了在藝術市場上,只要堅持就能抵達希望的高度。
成長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嘗試—互聯網思維在2013年大行其道,略顯保守的藝術界也緊跟了時代腳步。2013年,藝術品電商相繼試水藝術品線上拍賣:跟隨從2000年起一直艱苦支撐至今的嘉德在線之后,蘇寧易購與國美相繼推出藝術品拍賣頻道;淘寶、亞馬遜等電商企業“反向”進入藝術品領域,進一步開拓了國內的藝術品電商市場;移動互聯網領域,各種微信藝術公共賬號的普及在同一時間段興起。信息的快速暢通,新聞的透明度,促成了藝術界來勢洶洶的變化。
成長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微笑—經歷了藝術市場的洗禮,2013年最美的微笑依然屬于執著的藝術家們。李津、方力鈞、劉野、周春芽、張恩利、王興偉等起伏多年,都有各自藝術史的位置,而新興尤其是年輕藝術家們則顯示出了活躍朝氣和蓬勃的創造力,并在市場上表現不俗。
成長是點滴的煩惱,在挫折中我們學會贏得起輸得起;
成長是痛并快樂著,在傷痕累累中我們學會有舍才有得;
成長是永不干枯的希望,雖然苦辣酸甜個中滋味不同,但是多姿多彩正是市場的本質;
成長是不能阻止的前行,是必勝的信念,是堅持的決心,是藝術界的明察秋毫以及未來的蓬勃朝氣;
成長是無法遏制的力量,是平靜中生生不息的渴望,是發揚光大的起點,是增長潛力的保證;
成長是中國藝術界和藝術市場的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