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到尚長榮的時候,是在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的拍攝現場。攝影棚內雖然有空調,但強烈的燈光照射下,“楚霸王”尚長榮要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把重達十幾公斤的行頭(頭上的盔甲、背后的靠旗、層層的鎧甲)穿戴整齊,過幾分鐘還得補補妝,就連鼻子眼里都得涂上勾臉的顏料……而為了呈現最好的身形,尚長榮還需要在戲服里穿上厚厚的胖襖,不過,他的臉上卻一點不顯倦容,很難看出他還是一位和糖尿病相伴二十多年的“糖友”。
“我自從確診糖尿病,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就是遵醫囑——每天監測血糖、運動和飲食的配合,加上規范治療。”閑聊中,這位大師沒有太多和名頭相符的“架子”,反倒是字字句句里都透出一種簡單的快樂。
常患感冒,生姜熬紅糖
在京劇圈,甚至整個中國戲曲界,尚長榮都是毫無疑問的“大師級人物”。從小就生活在梨園世家,5歲時就能演戲,1985年便已憑借《霸王別姬》的出色表演登上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這個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項的領獎臺。
據尚長榮自己介紹,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便來到上海并定居。也是從那時起,他的演出任務變得更加繁重,甚至一天里都要輾轉多地巡演,有時候則一月里巡回萬里,演出多達38場,“各地氣候不同,巡演卻少有喘息時間,有時候感冒鬧嗓子,根本沒時間養好,連軸轉。后來也是一周難有三日閑。所以每次感冒咳嗽了,我就拿點紅糖生姜熬湯,這食療中藥的驅寒效果確實不錯,而且生姜還暖胃,讓我這不規律飲食的‘脾胃’倒也沒落下太大毛病。”
也正是這段時間的一次體檢中,他查出了血糖偏高,繼而被確診為糖尿病。
每天監測血糖,規范治療
提起糖尿病,尚長榮仿佛是在介紹陪伴多年的“老朋友”。“沒什么特別的方法,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就是遵醫囑——每天監測血糖,規范治療。”“我自己會每天扎手指測血糖,結果在正常范圍內才安心。去醫院抽血檢查時,也會測一下手指血糖,等醫院化驗結果出來了再對比一下,還可以順便了解自家血糖測量儀的準確情況,看看是不是買了‘山寨貨’。”戲謔中,這位大師的平易近人顯露無遺。但忽而,他又會很認真地正襟危坐,說是要借本刊也提醒糖友讀者們,每個人都身邊都應該備有一臺準確的血糖儀。
工作之余想辦法讓自己能完全放松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尚長榮的放松方式是游泳,比如這次的電影《霸王別姬》的拍攝要持續20多天,當中7月6日和8日放假,就會抽空去游兩次泳。放松,無疑也給他的血糖調控創造了另一個平衡。
愛美食但更要健康
眾所周知,糖尿病控制得好,和飲食密切相關。而熟悉尚長榮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十足的美食家,不僅自己中、西餐都做得很好,而且哪有好吃的,他都知道。因此他還會學年輕人自嘲是個“吃貨”“饞嘴兒”。但我們不禁好奇,這么一個愛吃的人,血糖如何控制得住?
見記者一提起吃,尚長榮頓時興致盎然,“南北東西各地好吃的我都喜歡,年輕的時候肉吃的不少,烤鴨也愛,一連能吃9卷烤鴨卷餅呢!”但旋即,他又表現出一種有些失落的表情。他說自己現在對美食也還是喜歡,但不能過分地吃,要節制。
“比如烤鴨皮兒,我現在只是偶爾嘗一卷享受一下。這沒辦法,年紀大了就得順應身體規律,要有分寸。就拿醫生囑咐的,要少吃含高膽固醇的大腸、腰花等內臟來說,到了北京,那幾家老字號的熘肥腸、炒肝總得嘗幾口吧;在上海,能把紅燒肉燒得酥爛、醬爆腰花燒得入味貼肉的本幫館子也偶爾要去嘗嘗。但平日里這些內臟卻是通常不進家門的,家里偶爾買點豬肝也是為了給孫子補補營養。比起大魚大肉的宴席來,有節制的粗茶淡飯肯定對健康更好。”
“年輕時,我還愛吃冰激凌和奶油蛋糕等甜食,得了這個病,醫生說得控制糖分攝入,現在也就不吃了。但偶爾也會‘開禁’,吃一點解解饞。”說最后一句的時候,尚老的臉上居然流露出一絲孩子般的調皮。看得我們都不禁莞爾。既因為他隨時顯露的那份幽默,也因為他一貫保持的那份不過時的“童心“。
戲曲界常有“飽吹餓唱”的經驗之談,意思是笛師伴奏前得吃飽了才有力氣,但要上臺演唱的演員們上臺前卻不能吃得太飽,不然丹田之氣則難以凝聚,吟唱時也會少了底氣。但臺上大量體力消耗卻又讓演員不能餓得沒力氣,無形間,少食多餐成了不少名角們的秘訣。而據尚長榮說這也是他的飲食習慣和控制血糖穩定的“利器”。
“秘膳”傳兒子,飲食懂節制
采訪中,時常能見到一位氣質優雅的女士。尚長榮老師在舞臺當中表演時,她靜靜地坐在臺下望著臺上;而尚長榮候場時,她又在陪伴在側噓寒問暖地照顧;有時還要親切地幫著招待親朋或慕名而來的戲迷——她正是尚長榮的夫人高立驪女士。
在尚老口中,他們這一對伉儷,是從父輩便開始的“交情”。彼此又都是對方的初戀,相濡以沫近50年——這幾乎是完美夫妻的典型。而現在,從相知、相戀到已經成為尚太太的高立驪,又成了丈夫的“保健醫生”。
高立驪女士的父親高智怡是一位名醫,退休前一直在西安市第三人民醫院擔任院長。太太及家中這樣的背景更加影響了尚長榮的“健康觀”,讓他能夠長期聽醫生的話堅持接受正規治療。而高立驪,也會抓住各種機會巧妙提醒愛人接受規范治療,并很注重飲食的均衡和營養。
“以前尚老喜歡吃米粉肉,他還經常自己下廚燒,家里人也都愛吃,每次他都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后來兒子也學會了烹制這道‘秘膳’,所以現在尚老也會偶爾嘗幾塊兒子的‘作品’解解饞,但現在都不用我們提醒,他自己也吃得不多了,會懂得節制。”
覽夜景、品紅茶,緩解疲勞
通常晚上演出結束后,只要天氣好,尚長榮也會不急著回去,而是在家人陪伴下坐上車去“遛一圈”。一路馳騁,全家人有說有笑,再看看城市夜景,不知不覺便把演出后的緊張勞累都卸下了。“徹底放松后,便能更好地休息了,也會因為心里記著太多戲,晚上輾轉睡不著。”這也是一條尚長榮介紹的控制緊張情緒的獨家秘訣。
尚長榮的晚年生活一如他的舞臺那樣豐富。難得閑暇在家,尚長榮就愛擺弄擺弄從世界各地買來的各種茶具,或用來品茶,或拿來觀賞,和太太對坐著說說笑笑,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下午茶時光也好,逗弄逗弄小孫子也罷,愉快地享受生活中每一分快樂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