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都在經歷這樣一種嬗變:從“技術主導型企業”向“市場主導型企業”,再向“服務主導型企業”轉變。服務營銷,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如何打造服務型企業,筆者有以下心得。
第一:學會傾聽
學會傾聽,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簡單、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真要說到“做到”,很多企業、很多員工都難以做到。
有一次,企業客服主管接到福建一個客戶投訴,說是企業產品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經營工作開展,要求我們立即給予解決。客戶抱怨很大,結果我們的客服主管也是倔性子,直接和客戶在電話里大聲頂撞起來,鬧得整個辦公室的人員一個上午都不得安寧。事后,客服主管還堅持認為自己是在和客戶“講道理”,沒有和客戶頂撞,同時認為自己的言行是極大的維護了企業的利益,沒有給客戶一點讓利。
對此,筆者只能認為:該客服主管是嚴重違背了客服人員的規章制度和基本準則,同時也是對客戶、對企業的一種極端不負責任;該客服主管的惡劣行徑,將使得客戶對企業的不信任感急劇增強,企業的美譽度也將受到很大損傷。
客服人員,包括企業所有面向客戶的人員,必須全部學會傾聽,而且是真正領悟、領會“傾聽”的真諦,真正做到“傾聽客戶的聲音”。
如果這點做不到,企業將難有長足發展,打造“服務型企業”也終將成為一個“口號”。
第二:快速解決客戶問題
當客戶有具體需求,或者是客戶使用我們的產品出現故障,尋求企業解決問題,在這種時候,我們必須做到兩點:
禮貌接待,并給予快速、明確的答復。比如說:客戶使用產品出現故障,我們的客服人員接到電話后,非常耐心地傾聽,并且直接告訴對方:“我們對您所提的問題非常重視,我們將馬上安排技術人員與您聯系,幫助您解決您的問題。”這個語氣必須非常客氣、肯定,讓人信服,讓人舒坦——必須讓客戶感覺到:我們很重視他們。
傾聽完客戶的問題后,即刻根據企業內部服務流程,將客戶反映的問題提交給相關部門的相關人員,并及時與客戶聯系,快速解決客戶的難題。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技術人員,或者是售后人員能夠在15分鐘到30分鐘時間以內,主動聯系客戶,了解客戶的問題,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那么客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都將大大增強。但是,如果超過1個小時還沒有人員和客戶聯系,那么客戶就會愈加猜疑和不滿。
根據統計,我們發現:80%以上的客戶投訴或者反映問題,在于客戶不知道如何正確操作、使用我們的產品,而并非產品技術和質量問題,所以,我們的服務態度越好,我們的服務及時性越強,那么,這些投訴和問題都會很快消除,并且讓客戶對企業更加滿意和信任,口碑傳播成為必然。但是,如果我們的服務及時性差,再加上服務態度不好,那么這些非技術和質量的問題,最終都會被客戶給傳播成我們產品和質量不行的聲音,而且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口碑和聲譽。
所以,快速解決客戶問題(或者應該說:快速響應客戶需求)非常重要。
第三:堅持回訪
主動回訪、堅持回訪,這將大大有助于我們打造服務型企業。
我們不能將回訪僅僅當成一個“形式”,而必須將回訪落實下去,而且是堅持落實下去,堅持主動做好回訪工作,這點很關鍵。
筆者認為:合作客戶,無論大小,在開始合作的頭兩三個月,堅持每周回訪一次,是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后期,堅持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回訪一次,持續做下去。
對待回訪過程中客戶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及對產品使用好壞的評價,全盤記錄下來,并及時反饋給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分析研究;對于客戶在回訪期間,提出的有關需求或問題,及時給予答復和解決。
如此做法,堅持做下來,必定能夠使得企業的“服務口碑”被快速傳播開來。
第四:客戶打款后,更要服務好。
我們很多企業,包括很多營銷人員,在客戶沒有簽訂合同、沒有打款前,服務態度非常好,每天能夠主動聯系三五次,“全程貼心服務”,把客戶當成“上帝”一樣來捧著。等到客戶簽訂合同、打了款后,咱們的營銷人員姿態立即發生360度變化,“翻臉不認人”。“以前你(客戶)沒有簽訂合同、沒有打款,我當然要將你當成上帝來看待;現在你簽訂了合同,打了款,自然要聽我的了。你該來求著我了。”這是我們很多營銷人員的心聲。
筆者對此有另外的看法。筆者認為:客戶打款后,我們服務更需要做好。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要讓客戶更加滿意,“超值享受”。因為我們要讓客戶更加放心——客戶簽訂合同、打款后,很是擔心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現在我們做得更好,徹底打消客戶的疑慮。
因為我們要讓客戶更加積極主動、免費做我們的“口碑傳播者”——客戶購買我們產品后,本來就會主動向旁人推薦我們的產品,借此說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英明的;現在,我們的服務做得更好,讓客戶更加滿意,客戶自然有了更多“夸獎”和“訴說”的證據。
因為我們要讓客戶變成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變成我們的最忠實客戶,并且借助這些最忠誠客戶,打造我們的服務型企業,所以,筆者現在在企業內推崇:客戶簽訂合同、打款后,我們給客戶的服務做得更好,讓客戶更加滿意。
最后一點,就是做好服務工作中的細節。這同樣是很重要的一個工作,也是我們打造服務型企業所必須要做到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