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懸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腳下的金龍峽,距大同市約80公里,是我國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號稱恒山第一勝景。該寺據說是由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懸空寺建在60多米高的懸崖上,顧名思義,它不僅僅是建造在距離地面60多米高的懸崖上,而且整個建筑都懸在半空中!這里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在懸崖上似的,真有半空欲飛之勢,驚險奇特,別具一格。
——靜 儀《絕壁上的危樓——懸空寺》
點讀:懸空寺是北岳恒山最為奇特的景觀之一。在介紹過程中,作者首先交代了其地理位置、建筑時間和周圍環境,與下文進一步介紹懸空寺的近景、遠景、建筑原理等形成完整的結構,全面地展現出懸空寺建筑藝術的巧奪天工。
二
遠遠看去,弘濟橋像趙州橋一樣,外觀真好看,給人一股瀟灑飄逸的感覺,的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奇思妙想的結果,好像是天外飛來的彩虹。弘濟橋不算大,整體感極佳,仿佛是一件可以用眼細品的藝術品,瞧著特別舒服。它是那樣的既穩重又俏皮。頭一眼的感覺就是特別勻稱,特別空靈,在安詳中不失靈動,在敦實中不失柔媚,透著一股東方美的神韻。
它的確是一件大藝術品,是人類工程界的一絕。
趙州橋已維修過多次,而弘濟橋卻顯得更原汁原味,除了在明萬歷年間大修過一次,主要是換瞭望柱和護欄板,其余皆是原狀原樣原物,呈現出十足的原真性。一看那橋面就知道,完全是滄桑的原態,總體起伏不平,石塊都缺了棱角,而且由于常年被車輛磨壓,被穿流的人群踩踏,每塊石料的表面都變得很光滑。幸虧所選的石料異常結實。石料里以一種青色砂石為主,間或也有花玉石,還有海底沉積巖,居然還有一些古生物化石露出表面,上面有清晰可見的三葉蟲和蛤螺!
絕對是世上獨有。
——舒 乙《邯鄲弘濟橋》
點讀:從寫作角度上來說,作者先整體介紹邯鄲弘濟橋,然后再單獨介紹其橋面,既給讀者一個宏觀印象,又能讓其有直觀感受;從寫作手法上來說,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作比較、分類別等說明方法,使說明語言既準確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