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你們見過瀑布嗎?
2012年的深秋,我有幸隨咸寧市的作家們去貴州采風,順道一睹黃果樹瀑布的秀美風光。
不知不覺到了目的地,車停了,大家還沒有醒悟過來,直到導游提醒,大家才回過神來。我們走出車門,遠遠就聽見瀑布撞擊巖石所發出的波濤聲,濤聲由遠及近地傳來。我循著濤聲走去,邊走邊聆聽濤聲,它時而像戰鼓齊鳴,時而如萬馬奔騰,時而似大海排浪,一陣清風一陣濤聲,一陣清風一縷云霧,濤聲與風聲交匯在一起,形成雄壯激越的交響曲,特別激動人心。
我隨著人流向瀑布走去,近了,近了,前面有人喊:“看見瀑布了!”聽見喊聲,我情不自禁地加快步伐。終于遠遠地看見黃果樹瀑布了!從山巔上傾瀉而下的瀑布,猶如一道寬闊巨大的水簾,珠花迸濺,白浪飛溢,水聲如濤,一陣清風吹來,漫天水霧,路邊樹葉上掛著水珠,身上汗水與霧水相交融。
我全然不顧,依然前行。
當我近距離地站在瀑布面前時,感覺到心靈都在震蕩。巨大的水簾從天而落,飛珠濺玉,噴煙吐霧,水珠落在游客的臉上,臉上綻開笑容;水霧灑在游客的身上,身上綻開花紋;水浪碰在高原的巖石上,巖石迸發出浪花。瀑布在咆哮,一股無形的力量沖擊著心靈。
人們紛紛以黃果樹瀑布為背景照相留影。女子們穿上苗族服裝,在瀑布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靚麗多姿。
導游告訴我們,沿著巖壁的山路可走進瀑布里面的水簾洞。一種好奇心油然而生,我拾級而上向水簾洞進發。
走進水簾洞,穿越大瀑布,親近瀑布的感覺又是另一番滋味。水簾洞中奇林異石,曲徑石階,洞壁上到處沾著水花,從洞口伸頭望,瀑布像白絹散開般垂下條條絹絲,溫馨而飄逸,浪漫而燦爛;伸手從洞口捧接瀑布流水,洗洗手,擦擦臉,洗滌疲勞,放松心情,感覺特別清爽??炊赐猓柟鉅N爛,飛瀑直下,波瀾疊起,蕩氣回腸,瀑布最終匯成一灣江水,向遠方靜靜地流淌,滋潤大地,匯入大海。我眼前仿佛是《西游記》中的水簾洞,出現孫悟空手持金箍棒,唐僧騎馬,沙和尚挑擔,豬八戒探路的片花鏡頭。
只有在水簾洞中親近大瀑布,才能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的神奇!
(選自《散文選刊·下半月》2014年第8期,有改動)
閱讀賞析
作者妙筆生花,描繪了“中華第一瀑”——黃果樹瀑布的壯麗奇景,表達了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一潮一瀑,皆成景語。同周密一樣,作者也是寫景高手。本文與《觀潮》的寫法有許多相同之處:一是層次清晰。《觀潮》以海潮為線索再現了幾幅風景風俗畫,將寫景記事相融合,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觀瀑》則通過作者移步換景分層次描繪了瀑布的勝景,脈絡分明。二是從各個角度對景物進行了描寫。兩文都充分地觀其形、聞其聲、繪其色、觸其體、感其勢,調動五官,極盡其美。三是善用修辭,細膩刻畫。錢塘之潮,遠觀如銀線,近看如玉城雪嶺;而黃果樹瀑布,遠觀如萬馬奔騰,近看則如絹如絲。
思考練習
1.本文從 和 兩個方面寫出了黃果樹瀑布 的特點。
2.本文描寫瀑布與《觀潮》中描寫錢塘潮自然景觀在寫法上有什么異同?
" "
" "
3.如果在景區建一個“觀瀑亭”,并為其寫一副對聯,上聯為: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對一副下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