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在線】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衣著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衣著體現著人的個性、愛好、修養、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著生動的故事,有著不同的見解。
請以“這樣的衣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②有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③用現行規范的漢語言文字表達;④不少于600字(寫成詩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考題分析】
對于話題作文來說,核心問題是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即圍繞某一材料(或某一觸發點)來展開聯想和想象,在已給出的實際材料的基礎上,全面拓展思維空間。
話題“這樣的衣著”,重在引導學生搜尋生活記憶,捕捉生活感悟,利于學生抒發人生體驗和彰顯知識積累。只要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體驗,選取貼近生活的素材并圍繞中心來寫,作文便不難完成。比如緊扣題目,挖掘出衣著背后蘊含的情感;通過觀察生活,選取獨特的衣著色彩、樣式、風格等,或突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或表現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或暢想未來生活的新元素等。
【思維探究】
一、橫向思維——衣著的價值
人類的衣著:或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生活品位,如商人、明星;或是通過衣著表明身份,約束個人行為,嚴于律己,如警察等執法人員和各類服務人員;或是為了統一管理,消除攀比等行為,如校服。
二、縱向思維——服裝的發展,時代的進步
(1)古代:原始社會,人們的護體材料是自然之物,穿著方式是自然披掛;到文明時期,平民穿的是粗布麻衣,達官貴族穿的是絲綢;唐代婦女衣著開放,顯示出開明的社會風氣;唐宋時期,文人雅士更喜歡在衣服上繡點花鳥蟲魚石,顯示其生活情趣和淡泊的心境;封建社會服裝的色彩與其嚴格的等級制度密切相關。
(2)近代:民國時期,男士的中山裝、女士的旗袍,盡顯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
(3)當代:改革開放以前,衣著單一、保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喇叭褲、牛仔褲、迷你裙、西裝等風靡全國,從蹣跚學步的孩童到白發蒼蒼的老者,服飾越來越多樣,令人眼花繚亂。
(4)未來:加入科技元素,如衣服的顏色可以隨意改變——驕陽似火的紅,翠色欲流的綠,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黑,浪漫夢幻的紫,溫馨可愛的粉……可隨心情的變化來改變;衣服的樣式也可以隨意改變——晚會禮服,潛水衣,登山服……可隨場合的需要來改變;衣服的功能多樣化——自動清洗功能,冬暖夏涼,自動調溫,隱身功能,衛星導航功能,防雷,防電,防火……
三、立體思維——精神上的衣著
(1)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洞察不同社會的人們的處境。如周瑜的“羽扇綸巾”、陶淵明的“短褐穿結”、蘇軾的“錦帽貂裘”、孔乙己的“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奧楚蔑洛夫的“嶄新的軍大衣”……
(2)反映現實社會炫富、攀比等現象,引發人們的思考。如有人盲目追求奢侈,標榜富貴,將罪惡的黑手伸向動物,只因動物的皮毛輕、柔、暖……
【思維實踐】
公交車上的吊帶裝
□林 倩
公交車其實就是一個大世界,小小的車廂內,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故事,演繹著人性的美好與丑惡。
記得那是一天放學后,我擠上了公交車并找了個座位坐下。忽然聞到一股香味從旁邊傳來,順著香味往右邊看,是一位美女,20歲左右,上身穿著一件滿是亮鉆的黑色吊帶裝,一看就價值不菲,下身穿著一件滿是洞的牛仔褲,耳朵上還戴著大大的耳環。整個人雖光鮮亮麗卻也顯得有些另類,我盯著她,心里暗暗給她的人品打了個不及格。由于我一直盯著她,被她發現了,她扭過頭來朝我友好一笑,我一愣,心虛地“嗨”了一聲,忙不好意思地扭過頭去,不再看她。
過了一會兒,車上人越來越多,竟擁擠起來。這時又上來一位帶著孩子的中年婦女。那孩子大概七八歲,穿著一身褪了色的短衣短褲。那婦女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穿著洗得發白的棉質T恤,黑色長褲。她一手提著沉重的包裹,一手拉著孩子,一綹頭發滑落下來,使得她疲憊的臉更顯蒼老。不過她臉上的笑容非常和藹,讓我對她多了幾分好感。母子倆擠到我面前,我便讓孩子坐到我的腿上來,那婦女朝我一笑,滿臉都是感激。
不過,一個急剎車之后,孩子竟暈車吐了,雖然沒有吐到我身上,可偏偏吐到了我身邊的那位“美女”身上,我一急,突然擔心起來,她會不會嫌棄呢?會不會讓中年婦女賠她的衣服呢?我連忙從書包里拿出衛生紙,那中年婦女也顯得非常慌張。然而這時奇跡卻發生了,吊帶裝美女竟比我先從包里拿出紙巾,她沒有去擦自己的衣服,卻擦起了孩子的嘴,一邊擦一邊說:“小弟弟,沒事吧?擦擦嘴,要不要喝點水?”說完又站了起來,“阿姨,您坐吧,我就要下車了。”婦女連忙道謝,伸手想給那位吊帶裝美女擦衣服。那吊帶裝女孩卻搖手笑了一下,自己動手去擦吊帶裝上的污穢物。過了三站地以后,吊帶裝美女才下了車。
黑色吊帶裝,離我的視線越來越遠,可是她留給我的印象卻越來越清晰。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的自己多么無知,其實一個人的衣著并不能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內心,善良才是最亮麗的“外衣”。也許衣著可以束縛著我們,但心靈卻不會被束縛,它終會盛開燦爛的花朵,讓我們的內心得到真正的解放。
點評
1.觀察細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高爾基說:“文學就是人學。”文章的成功之處在于作者對吊帶裝女子、中年婦女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服飾描寫,既緊扣了“衣著”的話題,又達到了通過衣著揭示人物生活狀況和思想品質的目的。
2.對生活的洞察力強,主題深刻。文章取材于生活中的小事,以一個初中生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并且能通過生活的表象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字里行間充滿了睿智,表現了人性的美好。
3.開頭和結尾,似芬芳馨香之蕊,又夾雜理性感悟,顯示了作者靈活的思維和豐富的聯想能力。簡潔的情節敘述與生動的細節描寫,使原本平實的素材真切而不流于俗套,簡練又不失生動,平淡中顯露縷縷真情。
【思維訓練】
請以“‘0’的斷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維點撥:“0”像深深的老井,像一盤冷月,像一輪紅日,像一圈圍觀熱鬧的人群,像小孩脖頸上的項圈,像姑娘耳朵上懸掛的耳環,像媽媽滴落的眼淚,像爸爸舉起的酒杯。“0”是起點,也是終點,有志者從不氣餒,失敗了從“0”開始;無志者一事無成,幾經折騰還是以“0”告終。在人們口頭上,“0”微不足道,但是在數學家眼里,“0”價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