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運用(24分)
1.下列詞語中,黑體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綺麗(yǐ) "芳菲(fēi) 歸咎(jiù)
在劫難逃(jié)
B.繁衍(yǎn) 棲息(xī) 藩籬(fān)
嘯聚山林(xiào)
C.遺骸(hái) 追溯(sù) 脊椎(zhuī)
束手無策(shù)
D.褶皺(zhě) "蟾蜍(zhán) 劫難(jié)
氣息奄奄(yǎn)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于是轉入炙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
B.孫悟空經常在緊要關頭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
C.是大陸在飄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D.當你在路邊草地或自家廷院里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你肯定不會感到驚訝。
3.下列句子中,黑體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今年端午節,節儉過節形成風尚,高端粽子在超市里銷聲匿跡。
B.他熱心助人,和同學們相處一向相安無事。
C.她才六十出頭,就有了一種日薄西山的滄桑感。
D.他刻苦練字,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
B.一個細菌經過20分鐘左右就可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變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幾塊,每塊落地就生根。
C.“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
D.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
5.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面對旱情,全村村民齊動員,大家集資在村子里尋找水位較淺,開始挖坑,打井,進行抗旱自救。
B.恐怖分子的殘暴行徑激起廣大群眾的強烈憤慨。
C.劉深靈受父親開私塾的啟發,修建了蓬萊書院,想讓一些人重拾對讀書的信心。
D.云南魯甸發生地震,武警部隊首次運用四旋翼無人機等高科技裝備救災。
6.將下列句子排列為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神經遞質是在神經元和我們身體中其他細胞中傳遞調節信號的化學天使。
②例如,乙酰膽堿是保持大腦處于清醒狀態的一種重要化學物質。
③睡眠不同階段的變化還與神經遞質含量的變化有關。
④因為低濃度的乙酰膽堿可促進存儲在大腦海馬區深處的短期記憶轉移到大腦皮層的長期記憶區域。
⑤在慢波睡眠中,乙酰膽堿下降到了正常濃度的一半,這有助于鞏固一定的記憶。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④⑤③
7.根據下面文段提供的情境,按要求答題。(6分)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初二某班同學就“開展課外閱讀是否有益”進行辯論。正方主辯圍繞“開展課外閱讀有益”的觀點先進行了論辯。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辯,那么,你確立的觀點應該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請圍繞你的觀點寫出理由。(3分)
(2)在你接過正方話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前,應該有幾句恰當的話,這幾句話應是:
。(3分)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閱讀《奇妙的克隆》選段,完成8~11題。
(16分)
①今年(1997年)英國《自然》雜志公布了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威爾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經過247次失敗之后,他們在去年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②“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威爾莫特等學者先給“蘇格蘭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極細的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核。與此同時,從懷孕三個月的“芬多席特”六齡母羊的乳腺細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蘇格蘭黑面羊”的卵細胞中。手術完成之后,用相同頻率的電脈沖刺激換核卵,讓“蘇格蘭黑面羊”的卵細胞質與“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細胞的核相互協調,使這個“組裝”細胞在試管里經歷受精卵那樣的分裂、發育而形成胚胎的過程。然后,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宮里。到去年7月,這只“護理”體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終于產下了小綿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細胞和公羊的精細胞受精的產物,而是“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③“克隆羊”的誕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它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換進去的是體細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細胞核。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
8.選文第①段為什么先從英國《自然》雜志公布的研究成果寫起?(4分)
"
9.在下面的括號里,填寫介紹創造“多利”過程的詞語。(4分)
注射排卵——( ")——( ")——( ")——( ")——移入子宮
10.“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4分)
11.請找出“多利”是“克隆羊”的依據。(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題。(20分)用手勢控制電腦
□風 塵
我的奶奶在使用鼠標時碰到點兒問題。當她第一次坐下來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時,她的4個兒子都圍在她的身邊。一個說:“把光標向左移。”她把鼠標向左移。一個說:“把光標向右移。”沒問題,她又把鼠標向右移。“現在,把光標向上移。”奶奶把鼠標提起來,離開了桌面。當然,這次光標沒有向上移。
這聽起來很可笑。不過,這確實是奶奶的本能反應。為了讓電腦理解我們的指令,我們已經把直觀的身體動作壓縮到鼠標或觸摸屏的二維平面上。現在,這將要發生改變。從公共信息亭到你的起居室,電腦將準確識別我們的手勢,包括細微的手指運動。
第一代能夠識別人類手勢的電腦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研究人員配備指揮棒或可穿戴式加速計。然而,有限的二維手勢被整合入電腦:使用鼠標拉滾動條或雙擊一個桌面圖標,這需要手和手臂通力合作。多點觸控屏的引入也相應增加了手勢的種類:當我們用食指和拇指在屏幕上作伸展狀,就可以放大一幅照片或一張地圖。
未來的電腦可以識別多種手勢,手變成了免費的交流工具。那么,未來幾年,什么樣的手勢可以被電腦識別呢?
不難理解,最佳的手勢指令是一些有新意的動作,使用者必須故意為之,這樣才能激活相應指令,不然,就會增加錯誤率。舉個例子,5個手指并攏,作抓空氣狀。使用這個手勢,你可以在屏幕上拖拽一個物體,比如文件。
至于哪些手勢會流行起來,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可以使用并有效記憶的手勢是有限的,10個左右的手勢已經達到我們的記憶極限了。一旦你記住幾個手勢,你就很容易弄混。
不得不說,尋找既簡單又不太經常使用,同時還得容易記憶的手勢,這是一個公開的挑戰。2009年,研究人員設計了多種手勢,并整理成一個手勢目錄。這些手勢共有20個指令,包括瀏覽網頁、觀看和編輯視頻等。一些手勢非常直觀,比如,握手作槍狀,用于指示和選擇。但是,也有一些手勢很難學,比如,以奇怪的姿勢定位手臂作深思狀,用于開始評論。
不用擔心的是,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專門的儀器,用于指導人們學習正確的控制電腦的手勢。研究人員還允許人們對手勢進行“私人訂制”,比如關電腦或調低視頻音量。
當然,用手勢控制電腦并不意味著廢棄鍵盤或鼠標。它的真正影響力在于,為我們與電腦之間增加一個交流通路。人與人彼此之間的交流方式是多元化的,有聲音、文字或手勢。到目前為止,人與電腦的交流方式還比較局限。當奶奶把鼠標舉起來的時候,它意味深長。未來,這一時刻可能成為永久珍藏的記憶,因為那時的人機交流將會變得簡單流暢。
(選自《科學畫報》2014年第4期,有刪改)
12.未來要用手勢控制電腦就必須解決哪個難題?(4分)
13.用手勢控制電腦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4分)
14.文章使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章最后一段中黑體詞語“到目前為止”不能刪去的理由是什么?(4分)
16.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1)未來的電腦可以識別多種手勢,如“5個手指并攏,作抓空氣狀”用于在屏幕上拖拽一個物體。( )
(2)未來,用手勢控制電腦,人機交流將變得簡單流暢,可以廢棄鍵盤或鼠標了。( )
三、寫作(40分)
17.請以“追求”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實感,有創意,不得套寫,不得抄襲;②文體自定;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