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是促進學校回歸育人本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學校體育活動使學生強健體魄、健全人格,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筆者深刻認識到,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社會意識的培養,科學審視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要讓更多人正確認識和了解學校體育的概念和功能價值:學校體育活動是德智體美“四育融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和爭金奪銀的競技體育是有本質區別的,要幫助更多人厘清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的功能區分,幫助他們深刻認識到,學校體育是未來生活的一種學習與體驗,是健康一生的有力保障。同時,要通過媒體、學校、教師等多種渠道的宣傳,駁斥“參與體育活動會影響文化課學習”“熱衷體育運動者都是學習不好的學生”等謬論,幫助全社會正確地理解學校體育概念與課程理念。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有義務大力宣傳“學校體育工作是促進學校回歸育人本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用自己的行動逐步改變大家對學校體育的偏見與認識誤區。
另一方面,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各級管理部門與管理者,要正確認識與理解學校體育,切實認識到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強調教育的法制觀念,在學校工作中依法開展學校體育,建立指導、評價、監督的長效機制。要確保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學生喜歡的體育教學內容;要將體質健康與參與體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完善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日常成績管理,進行科學的學業評價;要提供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法律保障,克服學校在體育社團組建、各類運動隊(俱樂部)開設的隨意性;要確保體育教師同工同酬,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要有效保障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經費,避免被隨意挪用擠占;要設立學生參與活動中意外受傷的職責認定與保險機制。
作為學校體育的工作者,應該在確立自我職業自信心時,樹立為人師表和授人以漁的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各類體育活動中,為即將到來的體育教學改革做好自身的專業準備。
(摘自2014年8月5日上海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