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學程導航”教育教學思想的引領下,教師在課堂上越來越退居幕后,他們把舞臺交給學生,把交流、展示的機會留給學生,希望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讓孩子獲得提高,這和新課標所指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有著不謀而合的默契,明確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良好的課堂氣氛能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怎樣的課堂氣氛是輕松的、能讓學生接受的,以下就是筆者的一些淺顯的看法:
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彼此合作,只有師生互動的課堂才更容易使學生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從而碰撞出火花。
在教學《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本課的一個核心問題,解決了這個中心問題,也就理解了整篇課文,愛因斯坦這個人物也就會立體起來了。課的伊始,筆者讓學生自己去書中找答案,讓他們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文中去揣摩。這樣的引領,孩子思維的火花就產生了,同學們都針對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孩子說:“愛因斯坦衣服穿得實在太邋遢了,都那么大了,連衣服都不會穿,連我都不如,所以愛因斯坦不是一個偉大的人。”也有孩子說:“從爸爸的話里,我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名教授,教授的知識可多了,所以我覺得他很偉大。”……雙方各執一詞,正當他們為了自己的觀點而爭得不可開交時,筆者繼續問:“那愛因斯坦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說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會穿嗎?”馬上就有孩子說不是,“那他為什么那么衣衫不整?”有孩子說他在忙著做科學研究。哦,原來愛因斯坦的時間都用在了科學研究上,這時筆者再請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所查找到的資料,說說愛因斯坦在科學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貢獻。通過這樣的層層推進,學生明白了愛因斯坦并不是不會,而是把時間用在了更重要的科學研究上面,他為人類做了那么多的貢獻,卻這樣不注重生活上的小節,和一個小女孩成了忘年的朋友,更可看出他在人格上顯現出的謙遜、平和的品質,從而更加令人尊敬,值得稱之為最偉大的人。在這個課例中,教師的作用是一個領路人,同學們圍繞一個問題在熱情地討論,火花四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聚焦在了課堂中。
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
人人都愛聽表揚,當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一定會信心百倍,所以在課堂中靈活地使用激勵性的語言,絕對可以事半功倍。一位教育家說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句表揚的話語,幾聲同學的掌聲,更可能是一件、兩件小小的禮物,對教師來說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對孩子能起到激勵的作用。當然,激勵并不代表一味的說好,毫無感情地好,不僅廉價更失去了意義。當學生的回答偏離正確時,你可以微笑著摸摸他的頭,說:“沒關系,再想想!”這樣的舉動可能會激勵更多敢于表達的學生。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如果能堅持把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帶進日常的課堂,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舉手的孩子變多了,他們會更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有了激勵這劑“強心針”,學生就能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被人認可的喜悅,學習的效果當然就沒有問題了。通過激勵,不僅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也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活躍課堂學習
傳統的教學中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是一節課,而現在要改“要我學”為“我要學”,要讓孩子的眼、嘴、手都徹底地動起來,多媒體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它通過圖、文、聲、像等多種渠道達到教師不可能達到的理想境界,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勁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教學《黃河的主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黃河的氣勢,感受羊皮筏子在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的驚險,從而感受到艄公臨危不懼的品質,筆者花心思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真實地感受黃河的滔天巨浪,從而讓學生更深切地感受黃河之險。《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恰到好處的使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調動學習的興趣。
調節課堂氣氛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貪玩,對于游戲更是有一種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特別是低年級,因為年齡小,所以要學生認認真真地聽40分鐘的課幾乎是不可能的,筆者建議可以把學與游戲結合,這樣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情感調動了,就能在快樂氛圍中加快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當然游戲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如猜字謎、找朋友、口型猜字等,這些方法在低年級特別管用,當然在組織管理下,教師也要下一些功夫,要亂中有序,玩中長知。
輕松的課堂氛圍不僅能促進師生之間積極和諧的情感,更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相信輕松的課堂氛圍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邀游在知識的海洋,實現真正的有效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三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