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涌現。相應的,開發利用課外的有效時間與空間,探究不同的途徑,使小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語言實踐機會,從而獲得語言實踐能力。英語課外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英語學習的鞏固、發展、深化,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具有診斷與補救的功能。
設計自主型作業
英語新課標大力倡導“自主式學習方式”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極其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鍛煉。這一切無不體現了新英語新空間的新教育理念,這必然要求教師適時靈活作出一個作業形式的總體創意——必須善于把所學單詞和生活中的東西結合起來,這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相信,學生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在做適合自己學習程度的作業同時,也會希望自己能達到更高一層的目標。與此同時,教師適時地對作業難度選擇提高并達到要求的同學進行鼓勵,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如在教學一些跟生活密切相關的英語單詞——各種電器、家具時,在學完相關單詞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同桌合作一起制作一個漂亮的小貼紙,并將“sofa、 TV、shelf”一類的單詞用彩筆畫上去,讓學生把這些親手制作的小貼紙帶回家,并貼在相應的家具上,讓自己一回家就能看見這些東西。相信,每天的接觸,在潛移默化中,一定會自然而然地讓視覺感知、語言效果和印象記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這樣的過程,有時甚至還會收到“一石二鳥”的效果。又如,用電腦鍵盤練習字母,玩一玩打字游戲,學生不僅喜歡,而且既學習了字母,又熟悉了鍵盤,一舉兩得。
設計合作型作業
合作精神,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養。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合作的過程。通過合作,學習者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特別是英語學科,其課程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這是一門必須依靠合作來完成的課程,在相互抽查、相互對話、相互交流中,各個知識點、生成點的碰撞必然有利于提升作業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完一周七天的單詞后,在引導學生自我鞏固的時候,筆者采用了創新的手法,先讓學生自己記一記,看著孩子們臉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們是在勉強自己。于是,筆者就給他們換了個作業方法,按照四人小組順序報7個day的單詞,誰接不下去了就“罰”他把單詞念上十遍。這樣的檢查方法,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具有一定的“被迫性”。這樣的任務一布置,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只見教室里聲音大作,學生臉上的表情也越發豐富,個個爭先恐后地記起單詞來。
設計實踐型作業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隨著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語言內容的不斷豐富,僅僅依靠課堂上的習得,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需求。基于人在小學階段的心智發展特點,在學習中,小學生必須憑借一系列帶有經驗的東西來促進他們對概念生成的理解。而這一系列經驗又將從何而來?筆者認為,讓作業成為生活的向導,讓學生在生活中完成“作業”,是一條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有效通道。
在學完Story time之后,為鞏固新學的單詞以及進行更好的拓展,筆者為幾位上課表現較好的同學用相機拍了照片,將打印好的照片貼在班級的墻壁上,并囑咐被拍學生寫上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如My name is…,I’m …。然后在下面接一塊留言版,請其他同學在留言版上接寫一句描述這位同學的話,如He is tall/…允許自由發揮。這個作業一貼出后,班里的同學像炸開了鍋,有的爭先恐后地搶著留言,有性格內向的雖然沒有跨出寫的那一步,但視線也沒有離開過留言版。效果收到了,接著的Fun time部分也進行的非常順利。最后,再在抄寫本上進行了一遍寫的鞏固,同學們將這一部分的內容掌握得很好。作業達到的效果極大。
全方位的評價方式
一切教學理念的變革及其教學行為的改變,其指揮棒只有一條,這就是評價方式。在以往的教學中,評價主體只是教師,因此,在評價學生作業時難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為此,我們提倡評價者多角度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把評價范圍擴大到學生和家長,多一些人文色彩。
文字評價與圖案評價相結合 重視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Well done!” “Good job!”“Excellent!”“You are making progress!”等。在學生做對了,筆者就會在學生作業旁邊畫一張笑臉,或是一朵盛開的花朵。如果孩子的作業有進步,筆者會蓋一個“進步”或“加油”的小印章。
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 小學生年齡尚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實行口頭評價,可以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提高講解效果。德國教育家第期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發作業時,對作業特別優秀的或是進步快的學生,進行口頭表揚以及獎勵。
分層次批改,鼓勵學生自批自改 在班上建構一個網絡,即:教師——課代表——大組長——小組長——組員。通過這樣的形式,依次批改,層層把關,適當抽測。這樣,不僅節省了教師的時間,而且也給他們一次鍛煉的機會,在給別人找出錯誤的同時也加深了自己的印象。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影響學生的思維品質。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