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角色體驗”式教學前景廣闊,值得去用心探索。正如《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這兩個章節,歷來是《太平天國運動》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那么,如何將這兩個章節教出實效呢?筆者覺得一定要堅持讓學生穿越時空,進行角色體驗。
課堂實錄采擷
師:我們不妨穿越一下時空,做回19世紀中期的傳統農民,做回太平天國陣營里的一份子,你覺得《天朝田畝制度》對你的生產生活會不會帶來一些影響?你如何看待《天朝田畝制度》?
生1:我覺得挺好的?。ㄒ荒猩竽懙卣酒饋肀磉_了他的欣喜)
師:有什么好的呢?
生1:我有田種了,有飯吃了,再不用餓肚子了!我覺得挺好的!
生2:我覺得這個綱領對有的人來說不公平!
師:為什么呢?
生:有的人辛辛苦苦地種地,最后僅留足口糧,其余都歸國庫。我覺得這對于辛勤耕種的人來說,不公平!
師:嗯,有道理!按這樣的方法分配勞動產品,哪些人會喜歡?
生:(齊聲)懶人!
師:那我們該如何評價《天朝田畝制度》呢?
生:我覺得《天朝田畝制度》一方面具有積極性,符合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愿望,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另一方面,《天朝田畝制度》又具有局限性,它的平均主義思想無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其他同學聽得不禁點頭,筆者也很佩服這位同學的悟性。學生們表現得很欣然。今天,以“角色體驗”的方式,可謂解決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不禁為自己的靈機一動暗自驕傲。
接下來學到重難點《資政新篇》時,筆者同樣運用剛才的方式。
師:我作為一個讀書人在讀《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你們還是當年的農民,你們聽后對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覺得……看不懂!
生:我覺得它挺好的,它學習西方,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符合時代發展潮流。
師:大家注意自己的身份啊!你現在不是21世紀的青年學生,你就是19世紀中期的傳統農民!
生:它講的很多內容跟我的生活沒有關系,我對他沒興趣。
師:那我們教材上“《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這句結論怎么來的?
生:這個評價應該是后人研究時得出的。(個別悟性高的學生醒悟過來)
師:對!角色體驗時,思考歷史問題,一定要把自己放到那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顿Y政新篇》只是洪仁玕個人經歷的產物,不是太平天國運動斗爭實踐的產物,它嚴重脫離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而且,當時的中國,尚未產生民族資本主義和民族資產階級,所以,要求發展資本主義雖然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但在當時的中國只是一種美好的空想。
如此,對《資政新篇》的這一難點也順利突破了。不經意間下課了,這節課,學生積極主動,筆者個人感覺神清氣爽,真愉悅!這堂課讓自己真切感受到了“角色體驗”式教學的優越性。
“角色體驗”式教學的優越性
一是“角色體驗”式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傳統課堂模式中,教師高高在上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他們在有些時候難免覺得乏味;現在運用時尚的語言“穿越”,讓學生去體驗農民角色,學生會覺得耳目一新,也感覺自己受到了老師的尊重和信任,學習的主動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來,思維的火花也會得到激發,相應地,學生也就覺得歷史更好學了。
二是“角色體驗”式教學會增強課堂活力,提高課堂的時效性。傳統的課堂模式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發問、學生思考,感覺很嚴謹、很知性,但總體感覺嚴肅有余,活潑不足。比如,對于《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學習,以往按照傳統模式講解時,課堂氣氛很沉悶,很壓抑;而現在采用“角色體驗法”,課堂自然而然變得靈動,煥發出勃勃生機。正是在時空穿越、角色體驗中,學生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輕松有趣地掌握了教學內容。正如英語里的一句格言:“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要是演示給我,我就會記住;如果還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明白?!?/p>
三是“角色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很自主地體會到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原則,即要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待。在這節課堂上,剛開始發表對《資政新篇》的看法時,有位同學顯然犯了原則性錯誤,他沒能以19世紀中期農民的視野去看待《資政新篇》,而是以后來者的身份在客觀評價。事實上,這也是學生們平時評價歷史人物或事件時容易犯的錯誤。
“角色體驗”,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教師、地主、農民等歷史角色,開始扮演時難免會發生心理角色的錯位和思維的偏差,但經過旁人的提醒,高中的學生會很快自我調整過來:“哦!原來我現在是農民!我該以農民的身份和處境來思考問題?!边@樣,經歷過幾次“角色體驗”式教學,學生就會很自主地明白:一定要把歷史人物或事件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大背景下分析評價。
(作者單位: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