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你是否讓他酣睡不再彷徨?”陜西西安某幼兒園給幼兒吃“病毒靈”,造成了孩子出現趨同性不良反應:長期便秘、肚子疼、腿疼、出汗、食欲不振,甚至還有腎積水……此事件需要拷問的是:是利欲熏心,還是師德缺失?它的背后,又籠罩著怎樣的霧霾、隱藏著怎樣的危機?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這塊神圣純潔的沃土卻總是“緋聞”不斷,屢生事端。究其原因,是我國教育尚處于“三無”的尷尬境地:
一是沒有優良的教育環境。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人的道德素養、誠信意識、價值觀念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經濟收入決定著一個人、一類人的社會地位。教師是這個社會中的群體,面對社會奢華生活的誘惑,利益至上也隨機而生。利欲折射的是師德危機,師德危機是教育環境惡化的產物。二是沒有純凈的教師隊伍。近年來,關于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案例屢見報端,折射出教師基本價值觀的顛覆和人性的扭曲迷失。人們對教師的定位和期許與當下教師道德現狀產生了巨大的反差。三是沒有誠摯的教育心態。教師可以采取正當、合法的手段,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獲取一定的勞動價值。孩子是學校教育呵護的對象,不是謀取利益的工具。如果以犧牲孩子的成長為代價,來獲取自身的利益,就會讓孩子喪失對世界、對老師甚至對親人的信任,令他們對社會產生恐懼,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