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2014年第3期刊登吳蕾、裘文瑜的文章指出,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學生分析作為教學起點、“以學為中心”等教學理念受到格外關注。但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改變似乎還未實質發生,教師們仍然主要考慮教材內容與教法,學情分析常常只是停留在印象式、經驗式判斷的初淺層次,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關照,缺乏與教學內容相聯系的課前——課中——課后相關聯的系統分析。課前的學情分析明確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起點、學習興趣,確定學習的重難點,推動此后教學的設計與實施。課中的學情分析關注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態,使教學在其引領下不斷創生。但學情分析是一個包括課前學習起點分析、課中學習狀態分析、課后學習結果分析的連續體,是一個不斷更新、循環往復的過程?;趯W情分析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聚焦學生的學習起點、關注影響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各種因素,教學圍繞學生來組織、調整、生成,走向以學為中心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