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求“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這讓教育去行政化的問題再次引起關注。教育去行政化,應當建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讓學校從只對上負責變為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變以往的注重追求政績為追求教育本質和宗旨,讓學校回歸教育本位。對學校來說,去行政化就是要尊重教師在學校的主體地位,擴大教師在管理中的知情權、管理權,擴大學術組織在學術問題上的話語權、審議權。政府管學校不能行政化,學校管教師、管學生也不能行政化。
學術與管理必須分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今年將在濰坊、青島試點中小學校長去行政化的基礎上,再選至少三市試點,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去行政化后,中小學校長實行職級制,不同職級有不同待遇。目前試點效果明顯,推進這項工作,要用制度去化解校長的擔憂,原來校長有行政級別時自己跑錢跑人,去行政化后就需要政府對人、財、物提供保障,讓校長不用操心,只扮演專業、職業校長的角色,在待遇上也要有保障。實行職級制后,試點地區中小學校長的待遇都會有適當提高,而且我們的制度,是要讓具備一定職級的校長與行政崗位之間的道路保持貫通。一些校長有機會當局長,有專業素養的局長也可以當校長。這條通道要保留。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從高等教育學的學理上來看,完整、準確的學校去行政化,應該包括三方面的具體內容。一是學術的要歸學術的,行政管理不能干預學術事務。二是大學的行政管理應該回歸為師生服務的本位,而不應該繼續以嚴重的官僚主義和官本位“管”師生。三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給大學松綁,亦即切實尊重國家《高等教育法》明確賦予大學的辦學自主權。
擴大學校招生辦學自主權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中高考改革,把招生自主權還給學校,也是教育去行政化的重頭戲。山東將加快中考制度改革,把招生自主權還給高中,同時建立對中小學校教育質量的綜合評價制度,對學校的評價不光看升學率,而是綜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等因素。對政府來說,首先要尊重教育規律,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減少行政審批,減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師范大學副校長王長華:為了激發高校辦學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需要擴大和落實地方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在用人、招生、職稱評審、經費支配等領域讓高校能夠“當家做主”。教育部門應進一步簡政放權,運用立法、撥款、信息發布、政策指導、第三方評估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對高校辦學進行宏觀監控,以真正形成管、辦、評分離的科學的高等教育管理體系。要充分尊重高校的特殊性,尊重高等教育的自身規律,從觀念和管理實踐上真正把學校當做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不照搬、照套管理機關、企業的方式來看待和管理學校。
去行政化須先“去官僚化”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陳群:大學本質上是學術共同體。因此,大學的所有行政管理工作,按理說都應該緊緊圍繞如何更好地為師生學習知識、開展研究、探求真理而服務。那么,大學里的各級行政管理機構及其人員,就不能有與政府公務員相對應的行政級別和特殊待遇,也不能手握不受限制的權力,從而任意給師生擺架子、給臉色、耍態度、顯威風。因此,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學去行政化的緊要任務是“去官僚化”。具體來說,一方面要盡快取消校長和其他所有大學行政管理人員與政府公務員相對應的行政級別和特殊待遇,另一方面則要讓大學行政管理人員的權力受到校內制度層面的有力限制。就前者來說,大學校長自身若真有良好的校內外威望,那么就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政府部門怠慢。就后者來說,大學行政管理人員的權力應該受到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有效制衡。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對于學校去行政化,我們首先要厘清“去”的究竟是什么。要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所要“去”的行政化,主要是指官僚化,針對的是學校的行政人員把服務和管理的功能簡化為單純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