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要
江西省南昌市某中學在進行期末政治考試時,該校監考老師發現高一(11)班女生王某作弊,遂將王某的作弊紙條收了,交給當時巡考的年級組長游茶英。游茶英還收到其他監考老師交來的另外一些學生作弊的證據及班級考試情況報告。事后,王某及其母親分別找游茶英,提出不要將名單報政教處,以免通報批評。游茶英請教政教處后,沒有得到同意。第二天,學校被告知王某自殺。省、市有關部門的調查組進入該中學調查相關情況后,在沒有就王某之死拿出結論,確定責任,并拿出處分決定的情況下,撤銷游茶英年級組組長職務,并調離所在單位。
案情評析
南昌某中學對考風考紀一直抓得很緊,曾三令五申要求學生端正考風,要求老師嚴把考風關。每次考試前,學校和各班級都要對學生進行專題考風考紀教育。在學校的考試規章中,明確指出了監考老師發現考生作弊后,要將該考生的作弊證據及其姓名、所在班級、考試科目等情況報告年級組,年級組匯總交校政教處。政教處在考試結束后再對作弊學生進行通報批評。這一制度在該中學已實施多年。
游茶英認為,由于王某事件要處理她,無論是撤銷職務還是調離學校,都要先拿出結論來,明確有無責任問題。已經在全校范圍內對自己作了調查,造成了影響,應當當眾宣布結論。對于游茶英的這一正常要求,學校領導不置可否。游茶英還堅持認為自己在對王某作弊之事的處理上照章辦事,沒有任何過錯。但調查組卻一再要追究她的責任。
教師教育學生的權利應當受到保護。從本案例來看,大家對學生王某在考試時作弊這一事實都是認可的。按照《教育法》第79條的規定:“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考試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雖然這次考試不是國家舉辦的全國普通高校的招生統一考試、高中畢業會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但大大小小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既關系到個人的發展前途,也關系到教育機會人人平等的問題。監考老師根據工作職責,對王某在考試中的作弊進行非常策略性的教育,反而遭到各種不公正待遇,自己的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護。《教師法》第37條規定:“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它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2)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3)品性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教師有前款第(2)項、第(3)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本案中,游老師并沒有以上任何情形,但給她的待遇——變相處罰是無故調離崗位,解聘下崗。這是典型的侵犯教師基本權利的行為,有關當事人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教師權利遭侵犯時應該有相應的法律救濟。游茶英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園丁之花”等,還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南昌市教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等。她所帶的班曾榮獲“南昌市先進班集體”稱號。這位在當地有一定名聲的教師,做了應該做的事都遭到這樣的待遇,可想而知,那些默默無聞的教師又怎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律師認為,根據《教師法》第39條的規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它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校或者其它教育機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30日內,作出處理。”
《教育法》第33條規定:“國家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教師的工資報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第81條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校或者其它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教師法》《教育法》的規定,在對游茶英的處理上,有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學校領導應該承擔行政責任。
(案例摘自《與學校對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