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一位蓄著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沒穿襪子的老人坐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臺前,低頭念著發言稿。他是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有人說李小文像《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意思是一個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2014年4月23日《河南商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事喧嘩,不求名利,真名士自風流,沒有華服,沒有上鏡,一樣引來無數人的膜拜崇敬。“掃地僧院士”的真正看點不在衣著,更在于學問。現在學術浮華之風嚴重,出書、講座、論文剽竊……學術的急功近利,讓學術信仰逐漸喪失,也讓人們失去了對學者的敬意。從現在人們多以嘲笑之語稱專家為“磚家”,教授為“叫獸”就可看出,急功近利之下,難免有失范之舉,受利益、地位等欲望驅使,學術精神正在淪陷,真正做學問的大師越來越少。李小文院士的出現正如一股正氣之風,讓人們看到了學術精神的守望者。真正的尊嚴在內心,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既不需要過多外在修飾,也不會因他人眼光而改變自己,相反,他的風格將引領潮流。要想獲得尊重,華服不會帶來光環,努力、執著地將自己的每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