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與光明日報社共建新聞學院
4月29日,光明日報社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共建“光明新聞傳播學院”簽約暨揭牌儀式在京舉行。這是中央媒體與高校共建新聞傳播學院的首例。根據共建協議,光明日報社與中國政法大學雙方共同組成“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院務委員會”,負責研究決定學院的重大事宜。同時,雙方將在精品課程與教材、實習實踐基地、國家級研究智庫、新型研究平臺等4方面開展共建工作,并共同開展業務骨干培養與培訓以及改善學院的基礎設施與辦學條件。
清華大學:開啟大數據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模式
清華大學日前成立清華——青島數據科學研究院,開始實施大數據戰略人才培養工程,推出多學科交叉培養的大數據碩士項目,首批150名左右大數據研究生擬在2014年已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中根據意愿選定。據了解,清華大數據戰略人才培養工程包括大數據職業素養課程建設、大數據碩士項目、大數據博士項目等。學校將通過5門大數據職業素養課程建設,推動全校研究生的大數據思維模式轉變。此外,今年9月,第一批大數據碩士學位研究生將正式開始培養,采用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大數據專題研究或學位論文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培養能夠服務于政產學研等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大數據專門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監督本科招生
4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本科招生社會監督員正式上崗,他們將獨立自主地監督人大的招生工作,可聽取本科招生工作匯報,巡視考場和錄取現場,直接向學校招生部門反映意見。首批監督員主要由教育學者、中學校長、法官、媒體記者構成,其中包括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長期關注教育問題的教育學者熊丙奇、全國模范法官宋魚水等。監督員可聽取本科招生工作匯報,也可抽查招生工作執行情況,還能巡視考場及錄取現場;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監督員可要求答復,還可直接向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反映意見。監督員將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不受學校任何職能部門制約。
天津大學:講師也可招博士生
4月19日,天津大學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對導師評定制度作出重大調整。據介紹,該校將淡化導師資格終身制,對教師招收研究生的資格進行年度審核。上崗資格與職稱脫鉤,副教授甚至個別優秀的講師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凡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在崗教師均可申請招收博士生。而學校層面不再進行導師資格的選聘,哪年哪些人可以上崗招生,由基層學術組織自主決定。按照改革方案,天津大學導師的招生資格,將由基層學術組織根據年度招生需要,綜合考慮學科特點、師德表現、學術水平、科研任務和研究生培養質量來確定。招生計劃將向培養能力強、質量高、條件好的導師傾斜。招生當年無適合研究生培養的課題并且沒有經費的導師,暫停招生。學生在學位論文抽檢中出現不合格意見,導師也將暫停招生。
九江學院:掛牌成立“九江學院創業學院”
近日,江西省九江學院成立“九江學院創業學院”。創業學院已初步確定了綜合改革培養建設方案,明確了辦學宗旨及未來發展目標和思路。首先在義烏設立九江學院創業學院義烏基地,條件成熟時,在共青城市和九江廬山區設立九江學院創業學院基地,成立共青城國家青年創業基地和大學生創業科技園。九江學院通過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用中國夢激發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增添大學生的青春正能量。九江學院圍繞破解制約學院發展的突出問題,立足院情,緊盯目標,精心操作,通過實施一項工程即實施博士化工程,落實一個計劃即《培養培養者計劃》,抓好三項工作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搭建科研平臺、產學研合作,不斷推進師資隊伍建設。
東北師范大學:聘中學教師做“碩導”
日前,東北師范大學與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吉林省實驗中學等7所優質中學合作共建東北師范大學“卓越教師培育試驗區”,并首批聘任這7所中學的107名優秀教師為東北師大教育碩士兼職指導教師。據介紹,此次綜合改革,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以及專業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教師。改革將轉變以往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中以課程學習為本位的教育模式,建立以中學教育教學實踐需要為導向、以學科素養培養與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為重點、以貫通式一體化教育實踐為支撐的教育碩士培養新模式。
信陽師范學院:與中國林科院共建重點實驗室
近日,信陽師范學院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在北京舉行共建“大別山種群生態模擬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協議簽字儀式,雙方將充分利用信陽豐富的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據介紹,信陽地區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信陽師院作為河南省重點師范院校之一,具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優勢,中國林科院則具有林業研究的特色和實力,聯合共建實驗室可以實現雙方學科匹配,優勢互補,推動科學研究上層次、上水平。學校表示,雙方將在已有合作基礎上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領域,加強協同創新,開展更深入和廣泛的合作研究,共同努力把實驗室建成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
武漢理工大學:獲贈巨額計算機設備
近日,在武漢理工大學“教育推進伙伴計劃(PACE)”中心揭牌儀式上,通用汽車公司攜手在華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以及“教育推進伙伴計劃”合作伙伴歐特克、惠普、西門子、甲骨文等跨國公司,共同向武漢理工大學捐贈超過200套的計算機軟件以及10個高性能工作站,總價值超過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