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不同學院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和學生黨員,每周同一時間(周四晚6:30),同一地點(階梯樓A103教室),聽取不同的主題,涵蓋“五項教育”的方方面面,有黨章、黨史等黨的基本知識的全新解讀,有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人大政協兩會精神的宣講,還有中國夢、雷鋒精神、西柏坡精神的闡釋宣揚等。這是河北科技大學面向在校大學生開設的“紅色導航”黨課公開課的一個側影。
把學生黨員納入活動體系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河北科技大學黨委堅持把學生黨員群體納入到活動體系,以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和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根本目標,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擴展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平臺和渠道,調動廣大學生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積極性。“紅色領航”黨課公開課,便是其中一大舉措。
“開辦‘紅色領航’黨課公開課,旨在從學校層面搭建黨課常態化學習教育平臺,與各級分黨校集中培訓相互支撐,把培養教育貫穿于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全過程,切實加強學生入黨前、入黨時和入黨后教育,實現學生黨員組織入黨和思想入黨的統一。”河北科技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曉華說。
建立黨課公開課教研室
為保證這別開生面的黨課公開課每周如期開講,學校專門成立了黨課公開課教研室,負責師資培訓、課程安排、授課和網上學習、考試的具體實施。進入教研室的主講教師由學校文法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和學校黨課師資庫優秀教師及校外知名專家組成。學校還以各種方式支持教研室的老師們立足于研究方向展開項目化研究,確保了黨課公開課的質量及其良好的延續性。
公開課采取開放式授課模式,面向全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每次課容量300人左右,學校主頁公布授課時間、地點和內容,每學期15次左右。在每次公開課現場,學校發放《黨課公開課聽課記錄表》,所有學員課前領取,課后交授課教師。教研室定期將聽課情況反饋給各學院黨組織,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表現考量的主要內容。
“紅色導航”黨課公開課在2013年試行開辦了15期。今年2月底,學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后,正式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現已開辦了8期。其中,張會蔚老師以“雷鋒精神的當代性”為題,從雷鋒同志的生平講起,通過一系列的雷鋒優秀事跡喚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并結合雷鋒精神的當代性為同學們更好地踐行雷鋒精神指明方向,鼓勵大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雷鋒精神深刻的現實意義,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升華思想境界;李彥峰老師從熱點問題如何看的角度向同學們介紹了近兩周來國內外發生的一些大事,具體內容涉及兩會、馬航失聯以及美國總統夫人訪華等,幫助同學們了解國家國際大事背后的視點,引領學生以科學、正確的眼光看待問題,塑造良好的政治素養;張俊橋老師圍繞“我們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幾個問題進行闡述,在與同學們交流互動中,促進當代大學生思想價值觀的轉變。
輔以網上同步學習及檢驗
正是因為這些老師在“黨的創新理論進學生頭腦、入學生心靈”方面功底深厚、經驗豐富,每次公開課都能在廣大學生中引發共鳴。來自文法學院2012級學生黨支部的甄奇穎同學對張會蔚老師主講的“雷鋒精神的當代性”深有感觸:“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它不僅在雷鋒所生活的年代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今天,更是中華民族的‘中國夢’‘青年夢’”。來自材料學院金屬材料工程系2012級(2班)團支部的高永杰同學在聽了宋春梅老師主講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友善、共建和諧”公開課后表示:“我應該更深層次反思自己,克服自己的惰性,讓自己更具行動力;應當不僅在黨的理論知識學習上有所提高,而且要在自身思想覺悟上有所突破,身體力行,做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踐行者。”
此外,為檢驗黨課公開課的聽課和學習效果,學校還同步建立了網上學習和考試系統,各學院分黨校設立一名管理員指導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參加網上學習考試。學員在網上學習系統中可以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學習和試題的練習,在此基礎上,每人每年可參加2次至3次考試,考試成績當場顯示,80分以上為合格。學校黨委組織部、學生工作部還定期向各學院黨組織反饋考試情況,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培養考察和黨員目標管理的主要依據。
(作者系河北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