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問責成為諸多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政府和社會希望高等教育以更合理、更負責、更有效的方式利用政府和社會為其提供的各種資源,并要求高等教育機構向各利益相關者說明、解釋其績效與責任。問責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治理的一個重要機制,其高等教育進入“問責時代”。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韓國等國家是世界上較早對高等教育問責制度展開學術探究和實踐嘗試的國家。發展至今,這五國的高等教育問責制度已經相對成熟,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既具有普世要素又形成了地域特色。對這五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問責制度進行系統、深入地研究,闡述其高等教育問責制度的制度理念、演變歷程、實施機制、功能效果、特質與局限等問題,對建立和完善中國高等教育問責制度深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