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4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2014年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的工作重點做出明確部署,這是繼2012年《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發布后,國務院連續發布的第3個年度行動計劃。本次《行動計劃》細化制定了4個方面15條共77項具體任務,并明確了部門職責分工,共涉及23個部門。
《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加強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包括食品農產品、消費品、電子等新興產業、大氣環境、工程和設備制造等領域。如要求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農獸藥殘留國家標準;突出對兒童用品、車用汽柴油等消費品的監管;強化對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產業發展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以治理霧霾為重點,強化節能環保產品標準的硬約束,推進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以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建筑為重點,開展全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執法檢查等。
《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完善質量升級的配套措施,要加快制造業、服務業質量升級,加強質量升級相關基礎工作,完善質量升級的激勵機制。強化對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產業發展從國際產業分工低端向高端提升。同時,要求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制定發布品牌價值評價和品牌管理體系國家標準,推動開展自主品牌價值評價。
《行動計劃》強調建立優勝劣汰的質量發展市場機制,包括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整頓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和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其中要求制定質量信用評價國家標準,規范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開展質量信用評價;以馳名商標、涉外商標、中華老字號商標、地理標志等為重點,嚴厲打擊侵權行為;進一步推動大中型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推動企業嚴格落實質量首負責任制、產品“三包”、缺陷產品強制召回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等。
此外,在完善質量升級的配套措施方面,《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加快制造業、服務業質量升級,加強質量升級相關基礎工作和完善質量升級的激勵機制;在強化質量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方面,要求加快質量法治和人才隊伍建設,推進質量共治,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實施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