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14年1月,盤錦消費者金某,在某地板店定購的地板,總價為10500元,當時和地板店約定了安裝日,分兩次付貨,但是在地板鋪設后消費者發現,兩次付貨的地板存在著嚴重的色差,消費者找到經營者要求更換成顏色一致的地板,但商家一直拖延不辦,消費者請求工商部門幫助調解。
【處理結果】 開發區工商分局新世紀工商所,在接到此案的申訴轉辦后,立即派出了兩名執法人員進行了調查核實,并將消費者請到地板店進行了現場調解,經過店方確認,消費者家中的地板確實存在明顯色差,且肉眼直觀可見,經營者解釋兩批次地板的貨號完全一致,色差問題不是自己的責任,所以不能承擔責任。
依據《消法》的相關規定,執法人員的調解后,商家承諾給消費者調換色差地板,直到消費者滿意為止,消費者對此結果表示滿意,雙方遂達成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標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12315點評】 地板顏色屬于外觀,但也是地板整體質量的構成部分,本案中商家實際供貨地板與樣板存在明顯色差,商家應予調換,相關的運費、更換人工費商家應一并承擔。
目前家裝行業的日常消費慣例都是采取訂貨制,商家向消費者收取一定金額的定金或者訂金,開具一張訂貨單,消費者在提貨前補足剩余貨款。其實這種提貨單很多消費者都不去閱讀,更不去要求,但實際上這張訂貨單相當于簡易的訂貨合同,同時也是工商部門行政調解的重要依據,所以訂貨單據上應寫明訂購商品的型號、顏色、貨號,數量,價格,供貨日期,對于方便索取樣品的應索取、保留樣品以方便提貨時進行核對。
在此提醒經營者和消費者,在銷售和購買同類式產品時,盡量按數量一次性銷售和購買同批次貨號完全一致的產品,以免發生必要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