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提高質量總體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務院于2012年2月頒布了《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規劃了2011-2020年質量發展目標及工作任務,明確提出了堅持以質取勝,建設質量強國。
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2000年,《遼寧省加強產品質量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政府質量獎勵制度,2009年,政府質量獎升級為省長質量獎。遼寧省辦公廳發布的文件中稱,雖然多年來,遼寧的質量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但與全國一些發達省市相比,遼寧省的質量工作還存在產品總體水平還不夠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還很薄弱、自主創新和品牌創建能力不強、代表遼寧形象的優秀企業和知名品牌較少等不足,制約質量創新和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
為適應全國的質量發展形勢和要求,《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旨在全面加強質量工作,提升質量總體水平,促進遼寧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質量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反映,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象征,也是國家和地區文明程度的體現。截至目前,我國有2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質量強省(市、自治區)戰略意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省出臺《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意見》,既是縮小同先進省份差距并實現后來居上的迫切需求,也是有利于完善質量工作體制、有利于建立質量工作考核機制、有利于提升我省產品質量總體水平,躋身質量強省行列的必然選擇。
《意見》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指出質量強省戰略的指導思想、質量強省戰略的主要目標、質量強省戰略的工作重點和質量強省戰略的組織實施。
《意見》設定的發展目標為,到2020年,質量強省戰略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涌現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形成一批品牌形象良好、服務平臺完備、質量水平一流的現代企業和產業集群。
《意見》從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三個方面對遼寧的發展目標進行了分解。
在產品質量方面,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食品質量安全和重點產品質量檢測體系,食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產品質量安全指標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質量達到國內領先并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15年,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超過30%,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6%以上,重點食品的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0%以上;產品質量省級以上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0%以上;入選“中國質量獎”企業力爭實現突破;省長質量獎獲獎企業累計不低于30戶;“遼寧名牌產品”達到700項左右。
在工程質量方面,提出到2020年,建設工程質量水平全面提升,國家重點工程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人民群眾對工程質量(尤其住宅質量)滿意度顯著提高。到2015年,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98%以上。建設工程質量投訴量總體呈下降趨勢,處理完結率穩定在95%以上;節能、環保、安全、信息技術含量顯著增加,爭創建筑業10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建筑工程節能效率和工業化建造比重不斷提高。綠色建筑發展迅速,住宅性能改善明顯。
在服務質量方面,提出到2020年,全面實現服務質量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品牌化,服務業質量水平大幅提升,骨干服務企業和重點服務項目的服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到2015年,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全面實施服務質量國家標準,顧客滿意度達到85%以上;服務質量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顧客滿意度達到80%以上。
《意見》指出,質量強省戰略的重點工作主要在加強宏觀質量管理、創新質量發展機制、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四個方面。
在加強宏觀質量管理方面,提出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質量工作,把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目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廣泛開展質量強市活動,樹立典型,推廣經驗;支持開展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和“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活動,推動城市和區域整體質量水平的大幅提升等。
以完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創新質量發展激勵機制、健全質量評價考核機制、強化質量準入退出機制來創新質量發展機制。
從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高工程質量、改進服務質量、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打假治劣和專項整治活動5個方面強化質量監督管理。
在加強標準化工作、強化計量基礎支撐作用、推動完善認證認可體系、加快檢驗檢測檢疫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推進質量創新能力和質量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質量法制和消費維權機制建設6個方面夯實質量發展基礎。
《意見》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政策和強化檢查考核三個方面組織實施。成立遼寧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研究解決重大問題,組織開展質量工作考核及監督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質監局,負責綜合協調等日常工作。省直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推進質量強省工作的合力。
遼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意見》的解讀指出,遼寧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省政府對各市政府質量工作的考核辦法,明確考核項目和考核指標,從質量量化指標、質量宏觀管理、質量安全監管、質量基礎建設及當年質量安全事件情況五個方面和我省各地區質量發展實際狀況進行檢查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市級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和實行問責的重要依據。
《意見》提出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強化企業在質量發展和質量安全方面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法制意識。意指:質量是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和監管出來的。質量是企業形象和信譽的載體,更是企業的生命。不論是產品質量、工程質量還是服務質量,其好壞,企業是主導因素。只有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促進企業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才能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