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沒有出路,多樣化才是方向。調整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必須要合理定位,堅持有選擇性發展。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撰文指出。
我個人很害怕領導一重視什么就加一門必修課,這個可能顯示教育管理上足夠重視,但從學生角度看未必效果好。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說。
衡量學術主要靠教授,而不是行政化的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指出。
對于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要自主創新,就要更加注重“誠信”,對于前人和他人的科研成果要給予尊重,要做自己的東西,否則只能亦步亦趨。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撰文指出。
生產力最重要的是人才、勞動者。每一位教師都是生產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在互聯網的觀念下怎么樣把生產力更好的發揮?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需要借助組織的力量。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琪認為。
創意是需要文化的,而且是需要文化積累的,更重要是要有人文情懷和人文追求才能駕馭好。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煒說。
今天的大學是為未來20年至50年儲備人才,應該把目標放長遠,而并非一味迎合市場,如果是迎合市場,那是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的。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錢致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