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教育系統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討論和大實踐,從路線上和行動上積極向教育的本質靠攏,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夯實基礎。河北體育學院全院上下進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利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助力建設特色體院,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要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特色是地方院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基。目前,地方院校的同質化發展備受社會詬病,也束縛著自身的科學發展和長遠發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河北體育學院全院上下,密切聯系自身實際、深入學習討論,深刻解剖部門工作、自我意識中存在的各種消極因素和問題,梳理突出問題和主要障礙,消除得過且過思想觀念,最終形成特色發展共識。河北體院要走特色發展之路,必須切實做到以市場思維和市場機制促進科學發展、以開放思維和開放方法促進科學發展、以科技思維和科技手段促進科學發展、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科學發展。全院教職員工特別是黨員干部,要堅持開闊視野理思路,對照標桿找差距,著力解決影響學院和本部門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實際問題,以新的境界、新的標準、新的干勁,引領思想解放,以思想的解放推進學院的跨越發展。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學院立足“一校兩區”格局發展主線,堅持“立足體育、育人為本,順應時代、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弘揚“因拼搏而充實,因進取而快樂”的體院文化,明確“教學科研、競賽訓練、大眾健身三兼容”的辦學思路,強化“院企聯合、學訓結合、分段教學、特色培養”的辦學特色,深化“打通基礎、專業分流、特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學科專業課程建設和人才隊伍發展等質量工程,注重后備人才培養,提高服務社會意識,經過若干年腳踏實地的建設發展,河北體育學院就能夠成為國內行業著名、特色鮮明的高等體育院校。
在教改中進一步確立學院特色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本質是促進科學發展。經濟不斷發展,社會永在進步,人才需求結構則隨之不斷變化。以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的高等院校必須把教學改革理解為進行時而不是完成時。河北體院始終堅持教學科研、競賽訓練相結合,積極主動適應河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的培養,堅持走大體育發展之路。多年來,河北體院為河北全民健身事業、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和體育教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競技體育方面,體院通過“學訓結合”,培養了奧運冠軍蔡亞林、蘇惠娟、龐偉等一大批優秀體育人才,同時,承擔了河北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任務,為河北、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全面健身領域,體院堅持“院企聯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培養了大眾健身、高爾夫等大批社會急需的全民健身人才,畢業生已成為環京津健身休閑領域的中堅力量,在河北的體育教育事業中更是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在體育產業發展層面,體院充分發揮體育人才智力優勢,通過科研立項、政策研究、賽事活動組織等多種形式,為河北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可靠保障。30年的辦學實踐中,學院積極探索“學訓結合、院企聯合、局院融合”的辦學模式,已經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查擺問題,立改顯成效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是查擺問題、立行立改。教育實踐活動中,始終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根據河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學院結合高等教育的現實,突出整治意識形態陣地意識不牢、管理行政化、作風不扎實、工作不落實、學術不端、創新進取意識不強等問題,重點解決辦學規模片面求大、專業盲目求全,師生黨員政治信仰不堅定,領導干部利用職務插手基建工程和招標采購,教研活動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襲剽竊、學術造假等問題。真正規范干部干事、方便師生辦事、破解發展難事,實現“黨員干部轉作風、全院師生得實惠、深化改革邁大步、一校兩區上水平”的目標。
河北體育學院針對發現問題,亮身份、轉作風、立行立改,扎實開展“愛崗敬業,率先垂范,爭做服務師生的排頭兵”活動,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師生質量,主題活動成效明顯。例如,針對師生反映教室管理、授課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逐一登記,認真分析,落實責任;協調各部門立行立改,狠抓落實,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師生的事情無小事,教學的事情無小事”的工作理念,第一時間保證教學工作。再如,為加強信息公開,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直觀明了的辦事規則和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教務處在辦公室外墻規劃設計教務信息公告欄、工作人員職責欄和工作流程欄,公開工作職責和辦事流程。目前,細化優化工作流程21個,進一步簡化明朗了辦事程序。同時,暢通信息渠道,加強師生與行政教輔的了解與溝通,將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常態化,進一步完善學生信息員制度,使之成為一種長效的對話溝通交流機制,形成一條踐行群眾路線的便捷信息通道。
通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河北體育學院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的服務意識大大增強,教學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學管理與師生的溝通聯絡機制更加完善,溝通信息渠道更加暢通,保障教學工作的能力更加過硬,較好地滿足和解決了師生的愿望和訴求,以實際行動保障和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