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可自主評聘教授
浙江省教育廳、省人社廳日前決定,從今年起分步驟下放高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權,探索建立高校自主評聘、政府宏觀管理監督的評聘制度。浙江省教育廳提出,高校要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參照不低于省基本要求,自主制定分類評聘標準。評聘標準要體現重師德、重業績、重能力、重社會服務的導向,注重人崗匹配。高校自主組建相關評聘機構,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依據標準和規定的程序自主開展評聘工作,根據評聘結果自主頒發任期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據悉,此次浙江納入改革實行自主評聘的范圍包括全省地方屬普通本科高校、獨立學院、高職高專、成人高校等。浙江省教育廳明確,各高校從今年起全面開展教師各級職務自主評聘工作。到2016年底前本科高校、2017年底前高職高專及成人高校,原則上應全部實現教師各級職務自主評聘。
陜西:建立高校特困生家庭走訪制度
為進一步落實高校家庭經濟特困學生“全程全部”資助工作,陜西省教育廳日前要求,各高校應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家庭經濟特困學生“全程全部”資助管理辦法。同時,各高校應在做好家庭經濟特困學生校內排查摸底的基礎上,建立特困學生家庭走訪制度。通過開展特困學生家訪活動,向家長介紹各項資助政策及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特困生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為特困生檔案庫的科學動態管理掌握第一手資料,進一步完善特困學生的認定工作;了解學生家庭和學生的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做好特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各高校在解決好家庭經濟特困學生生活問題的同時,應設立特困學生接待日,對特困學生開展心理咨詢、生活導航和學習幫助,近距離傾聽特困學生的心聲,使資助從原來“以經濟資助為主”的保障性資助向“資助育人相結合”的發展性資助轉變。
福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優惠多
近日,福建省政府發出關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自今年起,參加省級服務基層項目的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生活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參加服務社區計劃的高校畢業生,服務期間生活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1800元。該省將繼續遴選扶持一批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給予3萬元至10萬元的資金扶持;省市共建福建省(福州)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同時,繼續對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幫扶。此外,福建省還將組織1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活動。
重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納入見習基地范圍
近日,重慶市教委發布消息,今年該市將通過多項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包括政策扶持、創業促進、就業服務等方面。據了解,重慶市將把符合條件的網絡創業人員、網絡創業企業納入小額擔保貸款和就業扶持政策范圍。在就業見習上,將力爭把規模以上企業全部納入見習基地范圍,全年組織萬名以上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與此同時,還將組織兩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定向就業培訓,對實名登記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優先納入、重點保障。
新疆:舉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日前在新疆農業大學開賽,來自新疆各地26所高校的40名輔導員參加了本次比賽,除了參賽輔導員,還有230多名高校輔導員觀摩了比賽。此次活動由自治區教育廳主辦,設立7個比賽環節。此次比賽分為基礎知識測試、自我介紹與展示、主題班會、主題演講、博文寫作、談心談話、分析案例等環節,同時邀請23所高校專家、學工部、學生處、團委領導擔任評委。
安徽蕪湖: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方案出臺
安徽省蕪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透露,該市剛剛出臺《關于印發蕪湖市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方案的通知》,加強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作為蕪湖市“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蕪湖市將通過建設大學生實習基地,推動企事業單位加強與高校的對接、合作,引導大學生來蕪湖市企事業單位實習,增強對來蕪人才的吸引力度。該方案規定,凡屬蕪湖重點發展行業,在蕪湖范圍內依法成立(注冊)的具有一定規模、良好的社會信譽和經濟效益,有意愿提供實習崗位,有能力接收實習大學生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都可以申請成為大學生實習基地。屆時需要提供10個以上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崗位,并安排工作經驗豐富的專人進行實習指導及管理。
廣東珠海:成立公益學院為志愿者提供技能培訓
廣東省珠海市近日成立“珠海公益學院”,為志愿者免費提供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的,提高志愿服務工作技能。
據了解,珠海注冊志愿者目前達21.2萬人,每天至少有10個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圍繞專業化、標準化、凝聚力等標準,新成立的“公益學院”對課程設置進行了系統管理。其中,粵語、英語、禮儀儀表、地理人文知識、溝通藝術、應急避難課程是針對志愿者中的“菜鳥”進行初級培訓的基礎課程。而志愿者服務團隊的打造和實踐技能的提高、志愿服務項目化運作理論與技能的培養,則是對志愿者骨干、團隊等進行中、高級培訓的核心課程。其對專項課程的設置也很有特色,包括側重于為有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制定長遠志愿服務規劃;為參與海外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開展系統、集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為志愿者提供豐富多彩的通識選修課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