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問我,知道宮崎駿嗎?她最喜歡的動畫片是,宮崎駿、宮崎駿、宮崎駿的。她是正在讀二年級的一位9歲小姑娘。
我其實挺羨慕她的,因為我在她這個年紀能接觸的動畫片很有限,像宮崎駿這樣的大師,是在成人之后才了解。本以為都是感動孩子的電影,卻把我深深觸動。宮崎駿的作品用現在流行詞說就是歌頌美好事物,歌頌勇敢,歌頌真愛,歌頌那些不拋棄不放棄的人。無論成年還是幼童,如果作者懷著真善美之心,有多少人敢不臣服?
通常說的好萊塢電影,多數姿勢是一樣的:正義是被歌頌的,邪惡是被譴責的,真誠是被肯定的,虛偽是被否定的。總有一個英雄能力挽狂瀾擊敗邪惡拯救族群,而且還有一個美麗的女孩和他團聚,怎能不讓人心向往之?盡管你走出電影院會鄙視地來一句:唉,美國人就沒有新套路。但美國人再來一部片子,你還是會捧場,怪不怪?
其實不怪。我覺得人類,至少多數人,總需要被打動,因為他們內心中都有特別柔軟的地方,哪怕是十惡不赦的人。這塊柔軟的地方,也總能被美好事物所觸動,而一個人如果長期不接受美的事物,那么這塊柔軟之地會變得荒涼;如果一個人長期接受美的事物,柔軟就會不斷擴充領地,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毋庸諱言,今天的孩子們看到的外來作品,尤其是闡釋美好事物的作品,要比我小的時候多很多,但其中也有太多隱憂。
為什么我們自己不能生產這樣的作品?我總是覺得,外來的東西即使再美好,也很難內化到不同文明人的心里,因為你看完笑完哭完可能就完了,因為你會覺得那不是你的。
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從小開始,不太知道中國是什么,尤其不了解我們文化美好的部分,這樣蠻可怕的。一個國家也好,一段文明也好,我總覺得,內生力量要遠遠超越外來輸入,即使輸入太多好的東西,但如果自身沒有力量,終歸是難以留存的。
打個比喻,一個失血的人,僅僅靠輸血自己不造血,是不會真正強壯的。
有人會問:不輸血怎么辦?中國有文化嗎?有也是糟粕……中國當然有文化,其中也當然有糟粕,而且不少,但中國文化也有太多美好的事物。翻翻我們的典籍,父子情誼、手足之情、舉案齊眉、舍己為人、一諾千金……幾千年的主流價值觀從來不吝筆墨加以肯定。
相比其他文明,我們并不輸人。
我以前曾說過:沒有任何族群,可以把自己文化扔得一干二凈,專門依靠外來力量,還能成為文明航船的。這是一個很宏大的主題,靠1000多字很難說清。但我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給人力量,給人方向,讓人堅持,讓人進化,讓人民更有力量,讓眾生更多慈悲。
我就壹說,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