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是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級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有助于學生思想的啟蒙,可以使學生在進入小學后更容易接受愈發深入的知識教育。所以,在學前教育的管理過程中,應避免在學生幼兒時期就向他們灌輸小學知識內容,否則會影響到學生進入小學后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幼兒不比小學生,他們思維能力較薄弱,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在學前班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根據管理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育事業;學習階段
一、注重學習階段之間的銜接
我們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必須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避免幼兒園與小學知識體系重復的情況出現,使教育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和心理素質等都與小學學習接軌,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具體做法如下:(1)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課時逐漸接近小學學習時間;(2)優化課程結構,一方面開設知識教育課,另一方面在其中滲入游戲、美術、體育競賽或者公益勞動等活動課;(3)雖然有些學生對知識學習抱有積極的態度,但仍難以避免一些幼兒會有懼怕上學的心理。針對此現象,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小活動或者小游戲,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朋友,或者邀請一些小學生來校升國旗,讓幼兒期待成為一名小學生,一名少先隊員。除此以外,幼兒園還可以偶爾請來一些小學教師,讓他們陪伴幼兒玩耍、上課,讓幼兒感受到小學教師其實也是很親切的,從而消除他們對小學教師的恐懼感。
二、合理安排幼兒的學習和活動
首先,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適當減少語言文字和數學計算的課時,多融入一些手工實踐課;盡量少留家庭作業,不留最好。其次,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比如通過猜謎語、講童話、模仿秀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思維能力。再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獨自講說。最后,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個人特長,并加以培養,使其順著自己的意識自然地發展。
三、減輕幼兒學習負擔
減負是現今社會上熱議的話題,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比如適當改革考核內容,在知識考核的內容上有標準地刪減,同時增加實踐能力的考核分量,真正實現低壓、高素質教育目標。
總之,學前教育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教育環節,我們在進行管理教育工作時,必須結合學生特點、未來發展以及素質教育要求優化教學方案,真正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邱瑜.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吳艷輝.教師實施多元文化課程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1(08).
[3]何葉.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研究[D].西南大學,20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