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交響樂團的組建致力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與藝術造詣。青少年交響樂團的組建有助于他們在藝術審美能力、團隊協作、心理素質水平、創新思維和加強培養紀律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發達國家對青少年管弦樂的發展比較重視,如,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我國對青少年交響樂團的組織發展雖沒有普及化,但很多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并嘗試相關的活動,特別是對管弦樂組織與管弦樂訓練經驗等方面開始了探索與發展。
關鍵詞:青少年管弦樂;組建;發展;培養
為什么以西洋交響樂團為依托的交響樂文化能夠在短短的一百年間迅速在中國發芽、開花、結果呢?因為西洋管弦樂的音響是中國傳統音樂中所沒有的,中國傳統音樂重視“和”,偏愛“清雅淡遠”,講究“寧靜致遠”,然而在某種程度上缺少戲劇沖突的緊張度,而這正是現代中國人所需要的,是對中國傳統音樂的一種豐富。隨著我們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各級教育部門強調特色辦學,在各高校相繼組建交響樂團,提高學校學生素質教育,普及音樂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1997年,李嵐清同志在音樂家座談會上指出:“高雅音樂進入校園,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這反映了藝術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感受學習西方的優秀音樂文化,當他們看到陣容宏大、和聲豐富、演奏氣勢雄偉的管弦樂隊時產生了新的濃厚興趣,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一、管弦樂隊的組織管理
1.擁有專業的指導老師
管弦樂隊是個專業性很強的團隊,要有很強的集體觀念,如果沒有專業的、有經驗的演奏家進行指導,是很難有高層次的提升,因此高校需要與成熟的交響樂團、音樂院校等合作,要有固定的專業教師對樂團進行指導,并請有經驗的指揮長期訓練,安排專職教師負責協調訓練、演出等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樂隊活動的效率,同時還需要定期邀請專家到校進行交流授課,來提升交響樂團的演奏水平,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最終達到樂隊穩步提升的要求。
2.要有合適的訓練基地
一般來說,交響樂團組建初期,往往利用食堂、體育館、會議廳等作為訓練場地,在實踐中,體育館進行管弦樂訓練效果最差,使用舞臺、小劇場、排練房進行管弦樂隊訓練的效果最佳。如果條件允許,安排各聲部有自己單獨的排練場地,并擁有一個大的吸音效果好的合奏廳是最理想化的,這樣有助于讓樂隊組織更加有序,從而使樂隊成員提高音準的把控能力。
3.采用合理的樂器編制
由于樂團學生學習樂器的時間長短有別,因此,在樂隊的編制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專業管弦樂隊的“標準配置”,有些樂器相對配置較少或沒有,因地制宜地把鋼琴、吉他、架子鼓等樂器加入到樂隊中,既豐富樂隊的音色,也可以促進樂隊演奏作品的風格多樣性。靈活地對待編制的比例,不僅可以照顧到聲音的均衡,而且可以照顧到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有更多的合奏機會。
4.建設組織好樂團的梯隊
由于學校的學制關系,樂團的成員流動性很大,這樣很容易影響樂團的演奏水平,做好新舊成員的交替對于整個樂團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5.開展豐富的校內外實踐演出活動,增強青少年交響樂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建設學校交響樂團時,應積極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強大家的核心凝聚力,讓每個人能自發地熱愛樂團這個大集體。《周易》里說:眾人同心,其利斷金;《孫子兵法》里說:上下同欲者勝。這都生動地說明了團隊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二、管弦樂隊的訓練
1.重視隊員的基本功訓練,循序漸進的原則制訂詳細的訓練計劃
學校在保障樂隊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外,還要善于利用假期開展樂隊強化訓練。正常化的訓練保證有助于隊員合理的安排好其他學習任務,同時做到勞逸結合,而在假期里開展一些夏令營活動,聘請演奏家或與其他高校進行交流、開展強化訓班等一系列活動,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制訂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既需要考慮隊員的實際演奏水平,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也需要對隊員演奏方面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促使整體的演奏水平不斷提高。
2.集中訓練與自學相結合、示范演奏與師生合奏相結合、多媒體模式下的樂隊訓練法等,探索多元化的樂隊訓練模式
專業教師要做好一對一的輔導訓練,保證每一個聲部的演奏能夠達到要求。在自學前,可以先讓學生大略地從頭合一遍,了解整體的音響效果,指導學生弦樂的弓法和管樂的呼吸斷句和對音樂表現力、強弱力度的演奏法的掌握等,做到自學和集中訓練相結合。學生的模仿性較強,很容易受到教師示范演奏效果的影響,好的示范有助于學生演奏水平的迅速提高。
組建青少年交響樂團對培養藝術人才有著積極的意義,首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藝術的魅力源自于人的想象力,音樂是無形抽象的藝術,管弦樂隊的組建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演奏中體驗,從音樂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其次,有助于培養團隊協作意識,樂隊排練以及演出活動其實就是隊員之間相互磨合、合作、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培養團隊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的過程;再次,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積極正面的審美觀,能夠提高青少年的審美品味,形成良好的藝術文化,對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雪梅.音樂教育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北京:教學與管理,2009(1).
[2]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以藝術教育促進學校文化建設[J].上海教育,2006(7).
[3]季雷波.中小學管弦樂隊組織與訓練創新策略.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2011(01).
[4]張雪.淺析交響樂在中國的發展與存在的問題.大眾文藝,2010(24).
[5]辛春生.管弦樂在我國音樂發展中的地位.齊魯藝苑,199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