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為家長,深深感到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性格、意志、品德、情操以及生活習慣的形成無不與家庭有最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培養;家庭教育;品德
“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在人才,人才的基礎在教育,教育的基礎在家庭”。為什么說家庭是教育的基礎呢?這是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成長,接受教育都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所形成的第一個條件反射,學走的第一步路,學說的第一句話,形成最早的行為習慣等,都是在父母的直接幫助、教育下完成的。也因為父母和孩子間有特殊的血緣關系,這種特殊的血緣關系真是父母進行教育、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情感基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常態心里,人們都盼望子女成為有用人才。所以說,家庭是教育的基礎。
自古以來育人先育志、育德。在家庭教育中,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這是黨和國家培養目標的要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古今中外家庭成功教育的經驗之談。
教育孩子愛父母,這實質上是教育孩子懂得愛,學會愛,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這是骨肉情深。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懂得,父母養育了自己,應該孝敬父母;應讓孩子理解父母的愛心,回報父母的撫育。這不僅是對父母的報答,也是對歷史、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關心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人與人之間新型關系的體現,是教育孩子愛人民的基礎教育。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要從愛身邊的人做起。從小事做起,關心別人,照顧別人,家里有人病了或同學中有人病了,教育孩子去看望,這樣孩子就會習慣為別人著想,為家庭、為社會承擔義務。
今天的兒童,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世界的主人。他們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們民族及人類未來的發展。在此,我祝愿廣大兒童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茁壯成長,成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