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精細”就是精密細致之意。精細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就是把大家看似簡單、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關鍵詞:學生;作業;精細化
作為教師,我們總是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我想這個“認真”就應該包括精密細致的意思,要求學生作業正確、整潔、按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生作業都達到這樣的要求,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的作業都不一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作業,課題不明、項目不清、漫格擠邊、縱橫難分、亂涂亂抹……使人望而頭痛。如果將學生作業看成是一項精細化的工作,說明教師在學生作業的精細化方面做得不夠,沒有使學生養成正確作業的習慣。那么怎樣做好學生作業的精細化工作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教法精細化
1.格式需要示范
教師在學生作業前有必要對作業格式進行示范。
(1)題號。大題號,做題要求占一行,每個小題號另起一行,最好與上一小題空一行,這樣便于書寫、批改、訂正。
(2)做題要求。一年級剛開始寫作業時,做題要求可以不讓學生去寫,只寫題號,或簡寫,例如“比較大小”只寫“大小”,或拼音代替,因為好多漢字學生還不會寫。到一年級下學期時,再用漢字寫清楚。
(3)正文。第一學期避免文字題,算式一行寫一道,每寫一行空一行(空行訂正時用),這樣有利于訂正,看上去清晰。
(4)一年級授課與作業分課時。作業的書寫專門抽時間書寫,這樣作業時有利于教師發現問題,邊示范邊指導、更正。
2.嚴格要求,常抓不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作業精細化的良好習慣要經過無數次的反復練習。為此,教師對學生從一開始學寫字就應該耐心強調示范格式,不但要對課堂作業嚴格要求,就是家庭作業也不能放過。
3.發現優點,及時鼓勵
例如,有的學生這次作業書寫規范、整潔,有的學生這次作業格式正確,有的學生這次作業及時正確等。教師應及時加以鼓勵表揚,讓其堅持到底,讓別人向他學習。這種力量非同小可,也許從此你不再為他的作業頭疼。另外,作業展覽、鋼筆字評比等形式可以讓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都是很好的方法。
二、作業內容精細化
1.多種題型的訓練不可少
打開一年級的數學作業本,大部分教師讓學生寫的都是計算題,題型重復,千篇一律。這樣的作業,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靈活思考。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連一連、畫一畫、圈一圈等形式的作業,有利于學生借助圖、畫加強理解。但前提是在作業前要訓練學生進行簡單的畫圖、畫線練習。例如,讓學生學畫圓圈、三角、正方形、小紅旗、五角星,會使用尺子畫線等。
2.題量適中,有針對性
有的教師讓學生將同一算式寫幾遍,一次作業只寫幾小道等,這樣的重復作業、為完成作業數量而進行的作業都是不可取的。
精細化不是什么新東西,精益求精的追求自古有之,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把這看似簡單、很容易的學生作業的精細化工作精心地做好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