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民辦技工學校生源充足、專業多樣化、教師隊伍龐大,原有的大科室已給學校的管理帶來很大的困擾,因此建立二級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關鍵詞:二級管理;措施;改革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或優劣勢分析法,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筆者嘗試用SWOT分析法對民辦技工學校二級管理進行分析,希望以此促使學校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揮優勢、提高效益。
一、SWOT分析我校二級管理的內外環境
(一)優勢(strength)
1.目標分解優化。高層領導下達整體目標,再將目標分解到系部,以系部為一個責任中心,加速高效地完成目標的實施、實現,使各層級有事可做,有“法(目標)可依”,考核有據。
2.有利于系部自主創新地管理。近幾年,隨著學校規模迅速擴大,辦學層次不斷提高,沿用的三級管理模式導致學校管理層次過多,中間環節過多,導致決策下達和信息反饋速度慢,容易失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質量不高。實施二級管理后,系部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積極性、更強的創造性、更高的效率,而且學會了“自我經營”的發展思路,根據本系部的特色,建立有針對性的改革方案,有利于系部鞏固專業優勢、創建特色,同時提升了系部各成員的成就感,加強教師隊伍的主人翁精神和凝聚力,形成良性循環。
3.有利于學校的健康發展。形成的金字塔目標管理,底層的目標得以實現,塔尖的目標自然得以實施。同時,由于工作重心下移,行政中層職能機構可以精簡,學校領導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處理戰略戰術問題,節省了學校領導的管理精力,系部有一定的權力,可以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一系列的問題,不必凡事都交到學校領導,使學校和系部相得益彰。
(二)劣勢(weakness)
由于二級管理在民辦技校還處于摸索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
1.二級管理有其不可忽視的優越性,但職責和權限常出現混淆重疊的情況,職能部門過多干涉,導致系部工作積極性不高,自主性難以充分發揮。
2.二級管理的力度不夠,學校對系部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既想放,又怕放,系部負責人的工作繁雜,基本處于事務性階段,大多只對系部下發日常工作。
3.二級管理強調了系部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對應的培訓和績效考核機制不能及時有效地建立,會導致二級管理形同虛設,而且會從基部以系為單位出現混亂的局面。
(三)機會(opportunity)
1.有利于后備人才的培養,民辦技校由于在人力資源方面不具有優勢,可通過競聘上崗,使人人有機會來做管理,人人有機會學到管理,擴大了管理層的預備隊員。
2.提高系部經營管理能力,以系部作為責任中心,加強了系部的節約成本提升效益意識,同時,也給系部管理層與外界企業、服務性單位相互交流的平臺,便于系部能根據企業的需求適時地調整課程的設置和學生的綜合要求,達到學生頂崗實習單位搶著要、畢業就業預訂的狀態。
(四)威脅(threat)
1.管理能力的挑戰。隨著我校二級管理體制的建立,學校的許多管理職能及權限下放到系部,系部由管理客體演變為管理主體之一,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極大提升,但新的管理模式不僅需要建立健全系部組織機構,還需要學校職能部門的管理者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和宏觀控制能力。我校現有的系部管理者長期處于管理客體的角色,習慣于服從校領導的安排,執行具體工作能力較強,但缺乏管理經驗,全面管理水平低,使得我校的二級管理面臨極大挑戰。
2.管理理念的挑戰。我校現有的管理者和教師對這方面改革的意義和作用缺乏普遍的理解和認同,有的系部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的現象,有的行政職能部門感到權力被削弱,管理權威受到挑戰,產生失落感;甚至有的系部負責人擔心責任下放,壓力增大。
3.管理風險的挑戰。二級管理關鍵問題就是要理順學校與系部之間的關系,劃分二級管理職責權限,重新設計權力架構,使系部的責權利一致。二級管理體制的建立使得某些權力被下放到系部。但如果職責不明確,沒有建立相應的監督約束機制,缺乏全面管理能力,則可能出現失控現象,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的現象,降低學校的號召力和整體凝聚力。
二、應對措施
1.更新觀念。目前,我校的管理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營造實行二級管理的良好氛圍,特別是一級管理層,實施二級管理使他們的權威受到挑戰,權力下放,利益調整使一級管理層權力削弱,這就要求他們轉變思想觀念,轉換思維方式,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
2.循序漸進。在民辦技工學校推行二級管理需根據自身實際,循序漸進。要在綜合考慮系部特色、專業設置、師生規模、機構設置、管理人員數量與素質、管理制度、管理經驗等因素基礎上,結合現狀,借鑒經驗,制訂出實施方案,逐步推進。
3.界定責權。學校的權力有多少可以下放至系部,很難量化,也很難統一,有時候甚至出現一級管理的權力,系部要來承擔責任,總的來說,要遵循權責對等原則,擴大自主權,簡化辦事程序。例如,關于人事管理權,校級管理的職權在于制訂用人規范、基本標準、獎懲機制、職務聘任標準、工資福利制度等制度與政策,系部則有權根據需要制訂具體用人計劃,通過制訂內部員工的獎勵辦法和科學規范的考核,對員工進行相應的獎懲等。
4.目標管理。目前我校實行的是每月和校級領導簽名《工作目標任務書》,作為每月系部主任的考核依據。筆者所在商貿系結合學校的做法,系里內部管理也相應實施目標管理,也就是每個月系主任會和各個教研室主任簽訂《工作目標任務書》,每個教職工都必須承擔相應責任,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
5.提高素質。建設一支素質強、業務精的管理隊伍是學校高效運轉的保障,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關鍵。這支隊伍包括校級和系部級的兩個層次,校級管理層應該具有戰略思維能力,總攬全局與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與引領發展能力,還要有培育管理隊伍特別是系部管理隊伍的能力。要求系內各管理人員能獨立開展管理工作,為此,要建立健全系部組織機構,配備有較強履職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控制能力的系級領導班子,配以教學科研及日常行政管理隊伍。校級管理層應該在時間、財力上為在崗的教育管理人員提供繼續學習的保障,要注重管理者的學歷層次、知識結構、業務能力、政治素質,從而通過提高整體管理水平,提高辦學效益。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