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思維方式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圖像的敏感度遠大于對文字的理解,因此,將圖文并茂、聲像具備的多媒體引進歷史課堂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將多媒體引進歷史課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育教學功能,突破了傳統的歷史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歷史的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使歷史教學的課堂效率得以提升。
一、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的優勢
1.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圖文聲像并茂
夸美紐斯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借助多媒體直觀教學,能將抽象化的問題簡單化,突破視覺的限制,努力再現過去歷史的生動情景,為學生直接觀察和認識過去塑造了有價值的形象,從而幫助學生感知歷史知識,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2.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具有交互性
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多地參與,由傳統教學中的“老師不停講,學生使勁記”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熱情和學習效率。
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解決教師的教學難點
由于歷史中信息量大,內容相對單一枯燥、年代久遠且地域概念強的特點,導致教師在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運用多媒體教學,把歷史圖片、照片、地圖、文物、電影和錄像等制成歷史教學軟件,可以復現或再現歷史情境,將歷史事件通過動畫的形式變無聲為有聲,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由此可見,做好多媒體的開發和利用,不僅能豐富歷史學習的課程資源,對于提高教師歷史教學的質量、提升初中生的歷史文化素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
1.利用多媒體,將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形象展示
在歷史教學的課堂中,應向學生展示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影像資源,使課本中的人、事、物活靈活現,讓歷史課堂教學變得富有吸引力,也增加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探究性和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2.利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受和理解
具有圖、文、聲并茂特點的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精彩的畫面,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受和理解,通過對表象的分析啟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進行綜合的概括,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在學習鴉片戰爭時,可以通過圖表形式,直觀清晰地表現出中國封建王朝和西方列強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實力的差距,使學生對事件的背景有更深刻的理解。之后,再通過一段“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視頻播放,學生通過感受視頻中林則徐那種大無畏的英勇氣概,激發出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頌,并通過影像資料對其進行一次深刻的精神教育。
3.在多媒體的運用上,要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關系
多媒體的利用,是當前歷史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選擇這些圖像資料的片段時,要注意切實結合歷史課程的難點和重點,要有較好的感染效果,在運用的時候,不能讓這些內容占有過長的時間,本末倒置。同時,歷史教師還要提高認識,對多媒體教學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辯證地看待多媒體技術。在肯定其積極作用的同時,教師還應該意識到多媒體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不可對其過分依賴而忽視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應當彼此取長補短,相輔相成。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我們應在教學中揚長避短,使多媒體手段更好地為歷史教學服務。要結合歷史課程的特點,把好的多媒體資源引進課堂教學,有效地發揮多媒體的教育教學功能,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注意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和課堂互動意識,把多媒體技術作為歷史知識教學的補充,作為教師歷史教學活動中有效的輔助工具。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