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導致市場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增高,社會帶給學校、家長及學生的壓力使得學生課業負擔明顯加重。減負在我國教育事業已經提倡實施很長一段時間,卻未呈現出理想的效果。對如何減輕農村小學數學的課業負擔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數學;課業負擔
一、農村小學課業負擔較重的原因
1.學校因素
教育部門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估取決于學校的升學率及其他獲獎率。因此社會給學校的壓力便轉化成學校對教師、對學生的壓力。
2.教師因素
學校對教師的評估又取決于學生的成績和表現,學生課業負擔加重顯而易見。
3.家長因素
社會的競爭壓力讓家長不得不從小抓孩子的教育,特別是農村家庭,家長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樣,一直在貧困中生活,因此向他們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希望他們通過學習,改變目前的生活現狀。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針對減輕課業負擔提出的幾點建議
1.轉變教育觀念
社會開始提倡素質教育,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更應如此,不應單單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好壞。小學數學的學習,看重的應該是學生對數學的運用能力、思考能力及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特別是在農村環境下,教學設備不全面,當地教師應依靠農村本身環境優勢進行教學,不應該禁錮在數學課本里。走出課本,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此減輕課業負擔。
2.促進教育均衡
與城市學校的差距給農村教學帶來了壓力。農村地區環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教育資源極度欠缺。要減輕農村教學的課業負擔,必須首先達到教育均衡,以此達到公平競爭。政府通過教育政策,對農村地區的學校進行幫扶,配備完整的教學設備和校舍設施,并加強地區間的教師交流,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分配機制,保證教育均衡,減輕農村學生的課業負擔。
3.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決定教學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村教師的素質普遍偏低,是導致學生課業加重的重要原因。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水平及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素質化教學打好基礎,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因農村教學環境的特殊性開展較為困難,帶給了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因此,教師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在不斷增強自身素質的同時,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
參考文獻:
丁鐵環.讓“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落到實處[J].現代教育科學,2011(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