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旅游業的深入發展,自助旅游、鄉村旅游、休閑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新形式對旅游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學校作為培養旅游行業一線服務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十分必要。案例教學法是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以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為例,從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案例教學法運用的關鍵點,對案例教學法的運用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旅游;案例教學法;思考
一、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旅游業發展呈現大眾化、多元化、消費方式多樣化等趨勢,我國的旅游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從培養旅游從業人員入手。中職學校作為培養旅游行業一線服務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需要適應旅游業不斷發展的需要。然而,中職旅游專業教學卻存在著教學方法陳舊、單一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在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顯得尤其重要。
(一)教學現狀
浙江省天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從1993年開始開設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該專業現有在校學生131人,開設這一專業的目的是培養能系統掌握旅游服務與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基本的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在旅游景區景點、旅行社和星級飯店及其他相關服務部門或行業從事實際工作的初中級服務與管理人才。為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在專業理論教學中,案例教學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對于旅游專業教學而言,案例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是鞏固專業理論知識的必要方法,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教學存在的問題
旅游專業技能性、操作性、應用性較強。但從這個專業設立的最初來說,很多教師是從基礎性學科半路轉行而來,因此在教學中仍然習慣性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不分課型、授課內容和對象,一律單純地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此外,由于教學設備、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適合旅游專業教學的教學方法不能全面實施,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
很多專業教師缺乏旅游行業的實踐經驗,不能很好地把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教學方式仍是“填鴨式”,過分灌輸理論知識,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方面難以適應旅游崗位的任職要求。
2.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
在旅游專業教學中涉及大量實際操作的內容,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才能掌握。而教師上課,卻只有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實踐性的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較差,所謂的應用性學科變得有名無實。
3.方法陳舊、單一的教學
旅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大多是旅行社、飯店等旅游企業,在對客人服務中良好的應變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傳統教育主要采用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或者教學中案例的運用比例不合理、質量不高,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應變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關鍵點
案例教學源于法學和醫學專業,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辯護或手術的能力。哈佛大學首先把案例教學引入課堂,把課堂時間全部用于學生對案例的討論,課堂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而是師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用案例而不是依賴講課和讀書作為主要手段,通過自學和相互學習使學生深入參與教學過程。
(一)案例選取的原則
案例應源于實際,又高于實際,達到學以致用和指導實際工作的目的。它的選取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實際性原則
由于旅游工作的靈活性較強,服務對象的情況又十分復雜,所以這個原則應體現在兩個方面:(1)每個案例要從整理第一手資料入手,以服務對象的訴求為依據,精心編寫出實用的旅游教學案例,不能憑空臆造、脫離實際。(2)每個案例要以旅游理論為指導,要利于學生思考,適合教學的實際。
2.典型性原則
選取案例時應考慮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能夠引起積極思維等。要從搜集到的資料中,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一個典型的案例能夠充分運用已學的旅游知識,啟發學生求得多種方案。
3.針對性原則
旅游案例教學應有意識地選取具體、生動和形象的案例,激發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認識和掌握難點和重點問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更高層次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靈活性原則
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但并非旅游專業開設的所有課程都適用案例教學或者只適用案例教學。所以,教師不應摒棄傳統教學,應根據所授課程的特點,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5.適應性原則
由于國外案例教學開始較早,已經積累了一些比較經典的教學案例,我們在教學中借鑒這些案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國外的案例未必都適合我國當前的旅游環境和教學環境,因此,在借鑒應用之前最好做些改進。
(二)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步驟
1.學生自行準備階段
一般在上課前一到兩周,就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閱讀,并查閱相關的資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初步形成關于案例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教師應在這個階段給學生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準備工作。應注意學生自行準備這個步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準備工作沒有做充分,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
2.小組討論準備階段
一般來說,學生應先獨立作業,然后在學習小組里集體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等,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成員要多樣,這樣在討論時,表達的不同意見就會多些,對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小組定時開會,共同研究上課要討論的案例。上課要代表小組發言的學生可以在這個小集體里先演習一遍。而且,在學習緊張的時候,聚在一起還可以起到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作用。各個學習小組的討論地點應彼此分開,各小組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組織活動,教師不應進行干涉。
3.全班集中討論階段
在這個階段,各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發言時間一般應進行控制。發言完畢后,發言的學生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關于本小組方案的詢問并作出解釋,此時本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代替發言的學生回答問題。全班集中討論的過程主要是學生發揮的過程,這個時候教師充當的是組織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時的發言和討論是用來擴展和深化學生對案例的理解程度的。課堂上,教師要進行引導,以學生發言為主,分析案例,提取問題,找出導致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比較各種處理方式,權衡不同解決方案的利弊,最后再制訂行動計劃。
4.學生自行總結階段
在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完成之后,教師應該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經驗,也可以是獲取知識和規律。教師還可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作出總結,這樣學生的體會可能更深,對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進一步完善案例教學法的思考
直接從現實中拿來的案例可能不能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編寫一個有效的案例需要時間、技能和經驗,這是阻礙案例教學法推廣和普及的一個主要原因。案例教學法需要較多的教學時間,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一)不斷提高教師案例教學的水平和能力
旅游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應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還必須了解地理、歷史、文化、科技、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知識。案例教學可以縮短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可以幫助教師理解教學中出現的兩難問題,可以發展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對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
(二)注重案例與所涉及知識的前后銜接
雖然我們強調案例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與所闡述理論知識之間的針對性要強,但案例也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些其他知識。所以組織案例教學時應特別注意案例與所涉及知識的前后銜接,盡量不涉及未學的知識點,對涉及的已學的重要知識點,應有意地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以此來突出理論上的前后關聯性。
(三)對學生建立專門的案例學習考評制度
案例的運用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應用理論,具備更強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特別是在案例討論時的表現,客觀地對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成績進行考核,客觀地檢驗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能力。
(四)在案例教學中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
案例教學現代化具有很大的優勢:(1)可以加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效果,大大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2)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3)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提高教學效率。
(五)考慮建立教學案例庫
實施案例教學法,要運用大量的教學案例,教師要重視收集和整理教學案例,建立教學案例庫。教師,還有學生,都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企業內部收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很多學校與旅游集團公司、賓館酒店、旅行社、景區景點等合作,也可以由它們提供案例。
參考文獻:
[1]張勝男.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學方法改革之思考.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1.
[2]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學的“形”與“神”[J].中國大學教學,2008.
[3]張麗梅.案例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與應用[J].黑龍江商教研究,2007.
[4]鐘杏云.充分利用案例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吸引力[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
[5]石海波.淺論案例教學的兩個基本環節[J].成人教育,2004.
作者簡介:洪賽云,女,1978年5月出生,浙江省天臺縣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旅游服務與管理教學工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