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茖W地組建學習小組,制定小組捆綁制度,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若能合理安排合作的內容和時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那么合作學習將取得不少的成效??傊〗M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需不斷地總結與學習,才能有效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主體;師生關系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新的學習方式之一,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因此現在有許多的學科與課堂中都能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身影。對于生本課堂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更是不可少的一環節。然而在這股合作學習熱潮的背后,不少合作學習呈現的是一種表面的“熱鬧”,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高。現就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探討,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科學地組建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組建是開展小組學習的前提,不可隨便,要科學。在組建學習小組時,讓班級所有教師參與,同時依據學生學業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科目差異、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將班級的學生組成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4至6人為一組,使各組之間達到相對平衡。這樣,所有的科任教師都會熟悉小組的特點,小組制度的落實就不再是空中樓閣。同時也真正形成教師合力,把小組合作學習真正落實到實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制定小組捆綁制度
我們要把學校管理、班級管理、課堂管理與小組學習管理結合起來,把小組成員的學習、成長與評價與小組緊密結合起來,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從而實現更大的成功,形成更積極的關系,并產生更好的心理調節,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三、合理安排合作的內容和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合作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但并非所有的內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教學中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合作的契機。
1.小組合作的內容建議
一是解決的問題或完成的任務要有一定的難度或挑戰性;二是這個問題要有一定的探索和討論的價值,需完成的任務單憑學生個人或一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是難以完成的,是需要展開討論或協作完成的。
2.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學習重點、難點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小組合作力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學的重、難點,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與團結協作的精神。
(2)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當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五花八門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己的結論有依據地展示出來,對學生的不同看法進行廣泛的交流,并及時反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3)整理復習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梳理、鞏固知識,既節省時間,又能收到實效。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相信、愛護學生,充當學生的伯樂,成為學生的評估者和激勵者。為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調整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激勵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會學生學習,使教與學真正實現良好循環,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教師主導的作用
(1)積極參與并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從表面上看,似乎壓縮了教師的空間,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學生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監控,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參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并作出指導。在學生開始合作學習之后,教師不是在一邊袖手旁觀,而是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對不清楚任務的小組要說明任務的內容和操作程序;對合作中遇到困難的小組進行及時的點撥;對提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驗;對偏離主題的小組及時制止;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督等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教師的參與指導,就能避免“華而不實”無效合作場面的出現,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2)多關注,及時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度,交流的投入、氣氛的融洽,并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廣度,合作學習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并對合作進行評價。要把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結合起來,激勵所有成員主動承擔責任,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局面,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2.學生的主體作用
(1)設計好合作學習的內容,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先學后教,這一教學方法,給了學生自學與思考的空間。由于有了課前的思考,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帶著自己的觀點和方法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并能不斷產生新的想法。
(2)保證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根據小組合作學習時討論交流的實際情況做出及時調整,特別是學生仍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討論的問題還沒有充分地深入與展開時,這時可讓學生繼續討論,以達到最佳效果。同時要保證學生合作后發言、補充甚至辯論的時間。某一合作小組匯報發言時,其他小組要認真傾聽,深入思考匯報小組的結論,并與自己小組的結論進行比較,找出一致或不同觀點。待匯報小組結束發言后,持相同觀點的,進行補充、完善;持不同觀點的,進行批駁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需不斷地總結與學習,才能有效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