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學習是繼在線學習后出現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是教育領域研究的又一個新熱點。主要對移動學習的方式以及發展前景作了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夠通過對移動學習的分析研究,對移動學習的有效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移動學習;應用現狀;前景展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WAP技術、藍牙技術、GPRS系統、UMTS系統為代表的通訊與傳播方式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移動學習是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涉及移動應用軟件開發、無線網絡技術等多個領域。它在可攜帶性、操作便捷性、互動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對移動學習相關內容的分析研究對移動學習的發展提供一些啟示。
一、移動學習的簡介
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是遠程學習的一種形式,它在移動計算機的設備幫助下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所使用的移動計算機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并且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
二、移動學習的特點
1.學習的移動性
學習者的學習地點不再局限于教室內、學習桌前,學習者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行學習,具有靈活、簡便的特點。
2.內容的互動性
學習內容的互動性在移動學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自主地進行信息溝通,資源共享,享受人際交往互動以及思維的碰撞。
3.方式的數字性
移動學習區別于傳統學習模式的關鍵是要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數字化學習,這些便攜設備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網絡學習機等多種終端資源。這些終端資源的基本特征就是便攜性和數據可交換性。
三、移動學習的局限性
1.移動學習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
移動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而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但是在很多移動學習環境下充滿了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從而使學習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給學習者留下極度心煩意亂的體驗。
2.移動學習資源的匱乏
由于移動學習資源建設方向不明確,而且缺乏系統指導與整合,很難形成學習資源的互補共享,造成移動學習資源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
3.移動學習設備的局限性
移動學習設備在學習者的學習中具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移動設備本身的局限性從而導致學習者不能進行深入學習。
(1)移動學習設備屏幕小。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需要瀏覽大量的學習資源,但由于屏幕的限制導致學習閱讀的不方便,容易給學習者帶來視覺疲勞,降低學習興趣,導致心情煩躁不能對學習知識進行深入思考。
(2)移動學習設備存儲量有限。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有用的學習資源或者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需要學習者及時存儲,以便于以后深入理解思考。然而現在移動設備的存儲量有限,因此這對移動學習的開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4.移動學習效果難以評價
學習評價一直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移動學習并沒有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因此不能很好地檢測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學習者也不能很好地進行反思。
四、移動學習的發展前景
移動學習是E-Learning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它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它代表著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1.小量的學習
學習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是移動學習的一個局限性。因此在未來的移動學習資源的建設中應盡可能發展提供小量學習的工具。這樣可以使學生每次只接觸少量的學習內容,從而能夠更好地吸收,了解不斷增加的信息量。讓學習者進行短時間的學習,甚至在排隊等候、坐車途中都可以進行小量的學習。
2.線上合作學習
現今,大部分的地方都有良好的網絡設備,已經有大量的人可以使用手機訊號上網。學校也已經在許多方面使用網絡作為學習工具,線上合作學習更是快速成長。這意味著學習者可以在網絡上參與學習項目并且在線上互動。許多學校已采用博客讓學生分享學習項目和個人想法。另一些學校則制作自己的廣播。還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共同創造一個多媒體網站。這些項目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和團隊合作,還能讓學生學習到未來在學術領域或職場上實用的科學技術。
3.工作場所培訓的移動學習
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機構,它也可以存在于職業培訓當中,通過博客或者一系列廣播運用移動學習來分享專業知識,當員工遇到問題或者不熟悉的情況時,他們馬上能夠借由移動設備解答疑問,從而加強他們的學習。
移動學習是移動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學習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未來的“云”世界,移動學習將不僅僅是一種學習趨勢,也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種運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將傳統面授和基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電腦學習方式相結合打造的一個開發、互動、不受時空約束的教育平臺,將這些帶給學習者更多種可以自由選擇的多維度學習方式,讓好的課程在上面“自由徜徉”,以實現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葉成林.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3).
[2]劉珍芳.移動學習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新方向[J].中國電化教育,2005(9).
[3]黃德群.移動學習研究對遠程教育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2005(12).
[4]李玉斌,劉家勛.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移動學習[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6).
[5]胡曉虹.追蹤世界移動學習五范例[J].中國遠程教育:資訊,2005(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