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寫作能力是對中學生的基本要求,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英語寫作是一個難題。通過《新目標》3a的改編學習,探討英語模仿寫作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英語寫作;模仿;句式結構
近年來,隨著中、高考的改革,英語寫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英語寫作又是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如何提高英語寫作就成了擺在眾多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從教十年來,我一直在探索。我覺得我們不必到處找范文來讓學生死記硬背,我們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新目標》3a可以讓初中英語寫作流光溢彩。
新教材的3a是詞匯、詞組、語法、句型的有機結合,在新教材中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3a的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直接關系到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是《新目標》外語教學的重點、難點。傳統的教法是讀一句翻譯一句,再把語法挑出來講一講,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師教得累,課本被分解后缺少整體銜接,不利于總體把握文章,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談不上對寫作有幫助了。因此,我在3a的實際教學中采取“單詞變句型再變短文”的方法。
一、一般在教學準備時,我會用早自習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本章中所涉及的生詞、短語,并能用它們造簡單的句子。
二、任何一堂課,新課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前面的預習,我就會以學過的單詞作為導入,來加強單詞的出現次數,如,busy,我就會教授一句常用語“busy as a bee ”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具體步驟:通過初讀、聽讀,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讓學生合上課本,進行課本的自我改編,我就開始整個指導性的教學。例如,新單詞busy它的常用短語是be busy doing \be busy with,我再引導學生make a sentence “My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I am too busy”這正是九年級英語第二課3a的第一句。以第一句為例,逐個把新單詞板書,指導學生單詞變短語,最后引導學生造一個與課文有關的句子,并復述至脫口而出。最后以單詞為線索復述整篇課文。總之,整個內容突出“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四、3a的升華。每課3a的教學最終目的都是教會學生聯系自身生活實際,進行話題運用。學生可通過口頭或筆頭的復習,對課文進行朗讀、背誦、復述、表演等。在掌握中設計相關寫作活動,縮寫、擴寫、改寫、寫回信等進行綜合運用語言。也就是說要教會學生模仿,模仿的重點要永遠放在一定的句式結構上,而不是個別的詞匯。道理非常簡單:一個詞,隨著文章內容的變換,可能就不能用了;而句式結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適用的范圍廣,因此對寫作的幫助也就顯而易見了。
總之,新教材的3a作為語言知識的綜合載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保持,更讓初中英語寫作“立志如山,行道如水”。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