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構建化學高效課堂,從而更好地實施新課標,已經成為每一個教師都要深思的問題。結合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實踐經驗歸納出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化學教學;高效課堂;策略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融洽的師生情感可以調動師生雙方的情緒,煥發教師“教”的激情和學生“學”的熱情,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
1.微笑在課堂,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
剛開學,學生對我也許是一無所知,我就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含笑做了一番自我介紹:我姓黃,邊說邊給出一瓶黃色溶液,講解這里面的物質都是化學物質,然后問“你們姓名中有表示顏色的字嗎?”如此一問,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都在想自己名字中有無表示顏色的字。
2.相信每個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每當我教完如“元素的化合價”等識記性的知識點,將背誦和默寫的要求布置下去后,我不急于要求全班所有學生一定要在第二天全部完成,而是征求他們的意見:什么時候能完成任務呢?雖然各個層次的學生提出的時間不相同,但我都同意了。
二、培養學習興趣
古人云:“教人而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無論是“教”還是“學”,“興趣”都至關重要。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樂之,才能樂學。
1.利用學科特點,引發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現象豐富多彩,能充分迎合學生好奇、求知欲強的心理,從而有效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我在實驗前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努力創造條件加強和改進實驗,以引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1)增加趣味實驗。例如,演示一組有趣實驗:“水變奶”“白紙顯字”“魔棒生煙”等,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猜疑”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和精彩變化,從而達到引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2)改變實驗形式。如,講滅火原理時,我給學生準備了一定的器材,如,蠟燭、燒杯、水、沙、剪刀、扇子、鹽酸和碳酸鈉,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滅火原理,學生興趣倍增,思維也異常開闊。
2.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才能引起學生持久的注意力和興趣。
(1)講故事。中學生熱衷于聽故事,借助“講故事”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物理變化”時,舉例“鐵杵磨成針”,通過回顧該典故,學生體會到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功,不僅很好地理解了物理變化的實質,思想上也得到了提高。
(2)競爭激勵。我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引導學生搞一些小競賽,如,背誦元素的化合價、默寫化學方程式等,同桌之間比,小組之間比,男女生之間比,把競爭帶入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運用多媒體。多媒體的運用不僅能擴大知識容量,還能創設出立體化教學空間。如,分子運動、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的變化情況、電解水的微觀過程、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等。
三、優化教學設計
教學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現實,必須充分準備才能適應,也只有備好課,教師才能居高臨下,扮好角色,應付自如。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的知識水平,深入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準確全面地制定教學要求。備課至少要兩次,一是集體備課;二是備學情(所任班級)。
1.集體備課,“吃透”教材
如,在備《溶解度》一節內容時,我提出教學飽和溶液概念時是否可以補充一個實驗幫助學生去理解,經過反復推敲,補充在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高錳酸鉀,從實驗的現象中就理解了飽和溶液概念中“飽和”的含義,這一實驗的補充,比反復講解清晰得多。
2.研究學情,因材施教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班級間的差異,根據各班的特點,在同一教學目標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設置不同的問題,因材施教,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注重學法指導。
四、提供適中練習
(1)練習的數量上要控制適度,必須做到精選精練,限量用題;(2)練習應有層次,先從知識再現性練習開始,適時提高到應用性練習、綜合性練習;(3)要注意及時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在練的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可以收到很高的練習效益。如,教學《元素》一節時,我設計了如下練習: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A.氧 B.硅 C.鋁 D.鐵
2.日常生活中“碘鹽”“含氟牙膏”等生活用品中的“碘”“氟”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離子 D.單質
3.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
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
一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總之,保證化學教學的高效主陣地是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只有加強情感溝通,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優化教學設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動性,讓學生實現從苦學到樂學,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才能真正構建化學教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小明.化學教學實施指南[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查有梁.給教師的20把鑰匙:教師應掌握的教育學方法.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熊子龍.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關鍵在教師[J].中國建設教育,2006(06).
[4]吳峰.關于“化學教學反思”的幾點思考.化學教學,2007(3).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