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電影、電視、網絡中與教學有關的內容編寫成曲目教學案例,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學習知識。
關鍵詞:電視節目;曲目教學法案例;應用
在曲目教學法應用(一)中已經闡述過,我們將某些教學內容以曲目形式呈現,即將教學內容改編成相聲、小品、短劇、魔術、微電影、娛樂性多媒體課件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學到知識。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但是在編寫時難度較大,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并且有時還要多人合作。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思考:可不可以將電影、電視、網絡中的與教學有關的內容融入教學中,編寫成有一定趣味性、可視性的教學案例,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呢?通過嘗試與實踐,證明了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一、可用于教學的電視節目介紹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由中央臺主辦,在中央臺播出,節目邀請國內語言專家擔任裁判和解說,央視著名播音員擔任主考,具有一定的可視性和知識性。
《中國成語大會》是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后,又一大型電視文化節目,是中國成語文化進入大眾視野并獲得全民共識的一檔節目。
《是真的嗎》是由中央二臺全力打造的大型互動求證節目。節目首創網絡與電視臺聯動的全新方式,攜手電視觀眾與廣大網友,通過各大媒體共同互動求證,對網絡流言進行專業驗證與權威實驗,為國人探求真相。每期節目都有現場真假實驗、將科學實驗與綜藝娛樂、脫口秀相結合,用最幽默的語言講述最嚴肅的事件。
《老梁故事匯》是一檔為老梁打造的脫口秀欄目。根據老梁知識淵博、風趣幽默的特點,講述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時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各種知識,學生都將在節目中看到。
《法律講堂》是中央臺十二頻道全力打造與重點推出的一檔欄目,關注中國的立法進程,寓法理和個性思考于案例中,以名家講座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法律問題展現在人們面前,是人們學法、用法的指導手冊。
第一視頻教程網包括的內容更多,有大、中、小學所學知識,還有技能、藝術、農業等相關知識。
二、教學應用實踐舉例
我們從這些電視臺與網絡里的第一視頻等節目中選擇與教學有關的內容融入教學中去,經過篩選、剪輯、編排形成有特色的教學案例,應用于教學中,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公共基礎課程應用
(1)化學課。在學習了部分化學知識以后,我們從中央二臺中的節目《是真的嗎》中選取了部分帶有化學實驗的內容,比如,引蛇出洞、奇異的燃燒現象等。
(2)語文課。在教學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里面的節選內容時,我們就將老梁故事匯中介紹關羽、諸葛亮、賈寶玉、林黛玉、林沖、武松等與課文有關的視頻內容節選下來,穿插著讓學生觀看,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習勁頭大大提高。
(3)法律基礎課。我們還為學生灌輸一些法律知識,讓學生觀看中央十二臺的《法律講堂》,其中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焦利講述的清朝集體案,學生看后感觸頗深。
2.專業課程應用
在教學市場營銷、經濟學基礎、畜牧獸醫等專業課時,我們節選了中央臺播出的趙本山等表演的賣車、賣拐,中央二臺的經濟半小時、經濟信息聯播、財經評論,第一視頻的解剖學、養殖技術等。
三、實踐應用成效
這樣的曲目教學方法適應了職教生對課堂教學的需要,被學生評價為“學得會的課堂,有價值的課堂,有活力的課堂”。
1.學得會的課堂
要讓學生“聽得懂、學得會”,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處理。學生認為“要把過多的教學內容去掉一些,把過難的內容刪掉”,這實際上就是“過濾”。學生希望“教學能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因為“與生活聯系起來就容易懂”,這實際上是對教學內容的“還原”,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本身就來自于生活與生產的實踐,“還原”就回歸到了職業教育的本質。曲目教學法正是把源于生活的知識又以節目形式展現在了學生面前,因而在一看就懂、一聽就會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巨大魅力。
2.有價值的課堂
學生希望“所學的東西現在就是有用的”,或是“在生活中是有用的”。而我們應用到教學中的一些節目正是通過生活的實踐被證實是有用的,因而,學生在欣賞之中就感受到了知識的價值性。
3.有活力的課堂
過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愉悅感,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生理與心理的負擔。有學生生動地描述,每堂課一開頭他也是“打起精神聽一點”,因為父母為自己的讀書交了錢,但是過了一會兒,因為學習實在太無趣,堅持不下去,所以也就放棄了。而現在通過采用曲目教學法,學生在各種風格的節目中,能始終飽有富有活力的課堂激情。在節目的歡笑、疑慮、問題中思考、討論、反省,從而達到自我提升。
注:本文系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曲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JY13082。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