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思想的不斷深入,傳統課堂教學已經逐漸被新型教學模式所取代。對于體育這門學科而言,其先天固有的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特性,使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往往造成學生對體育知識認識比較抽象而記憶印象不深刻。新課標下提出的構建課堂上的有機情景,旨在為學生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主要目標,以創設自然的學習過程為原則,結合體育學科自身特點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和諧課堂;心理氛圍
一、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缺乏質的改變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科課程改革如火如荼。任課教師傳統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的確發生了改變。比如不再只是一味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課程改革進行較好的地區的教師已經開始逐步發展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從實際角度而言,教師腦海中的傳統教學觀念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質的轉變。尤其是體育學科,體育學科本身就有著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特點,部分教師還是利用一味的說教來向學生灌輸新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不但不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反而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厭煩心理。
2.教學方式千篇一律
現階段我國體育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要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任課教師的影響,無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大部分教師教學時用于講解、學生隊形組織調動的時間多,而安排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對少了。這種教學方式的確有著一定的優點,比如在相同時間內傳授的知識容量要遠遠超過新課標提出的探究式教學,但教學質量卻和探究式教學有著很大的差距。
3.教學內容設計不夠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擺脫傳統教學思想即一味地注重學生的分數,而忽略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體育教學更是不能只為了追求考試時的分數,讓學生硬性地掌握體育知識點,這很容易造成學生考試過后對曾經學過的知識所剩無幾的現象。新課標下的綜合性題目會越來越多,提高學生綜合知識及素質至關重要。
二、和諧課堂心理氛圍的構建策略
1.以營造課堂和諧氛圍為目的,優化學生學習心理
課堂有機情景的構建首先要創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而創造課堂教學環境并不能只靠任課教師一個人來完成,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其中構建和諧的課堂心理環境是創設和諧課堂氛圍的首要步驟。教師要注意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使學生覺得教師和自己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減少因為角色不同而產生的差距感。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課堂有機情景的前提。任課教師要擺脫傳統意義上對于教師的定位,要注意和學生建立平等的朋友關系,用朋友談心的方式來解決學生關于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2.注意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作用,是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探究式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的現狀,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和內容。探究式教學能夠將新的知識點有機地串聯在一起,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來達到學習掌握的目的。初中體育教學實現探究式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案質的提高,是構建高效課堂及有機情景的根本途徑。再者,借助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勢,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要精心設計創新探究問題,設計要以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和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為原則。
3.巧用“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感的強弱不僅影響一個人從事某事的態度和自信,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個人的情緒心理。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教師的期望,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以及教師對學生的態度等都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最終影響學生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當教師認為學生有較高的能力時,學生也傾向于認為自己有較高的能力,從而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從而較好地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當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藹,親和力強,并表現出對學生的高度信任時,學生由于教師的信任壓力,也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效能感,學生會自我施壓,以期在教師面前表現得更好。這些積極的心理氛圍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有時候教師在利用自我效能感的時候要注意衡量學生的能力范圍,不要因為過高的期望而給學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以減弱學生的自我效能。
體育教學改革是初中階段新課標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從自身做起,積極探索符合體育學科自身特點的教學模式,積極構建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機情景,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愛陽.淺析新課程下的體育學教學[J].體育學通報,2013.
[2]胡銀第.探究細膩感學習與課堂教學改革[J].上海科研教育報,201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