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新課程基本理念的滲透工作,要促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還有學生的學習能力等也能得到相應程度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導入;教學過程;評價
素質教育下的高效語文課堂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要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素質水平和能力水平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要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要從應試教育的教學思想上轉變到素質教育上來;要將以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轉變到以生為中心上來。同時,結合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從導入環節入手做好高效課堂的基礎工作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然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并不重視導入環節,總認為短短的幾分鐘能有什么作用。其實并不是這樣,正是這短短的幾分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將學生課間分散的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而且還有助于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導入形式,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基礎工作。
例如:在教學《沉香救母(一)》時,為了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順利地過渡到正文的學習當中,在導入時,我選擇了語言情境導入法,首先,我先用簡單的語句向學生講述了沉香救母的故事,然后又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片“寶蓮燈”的有關片段,這樣的導入過程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梗概,而且,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展示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進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二、從教學過程入手做好高效課堂的中心工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見,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本文從先學后教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為例進行介紹,以確保語文課堂的有效開展。
1.先學后教模式的實施
先學后教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先教后學模式而言的,前者是以學生的學為主,后者是以教師的教為主。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識到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對學生高效課堂實現的重要性,進而使學生在教師搭建的自由展示空間里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模式,首先,我讓學生帶著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即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需要說明的是,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此時并不是無事可做,而是要走下講臺,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并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待互動結束后,我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先學后教模式的高效進行。最后,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我還設計了當堂練環節,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功喜悅,同時,也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小學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被廣大教師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模式不僅可以給課堂增加活力,而且還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海倫·凱勒》時,我采取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我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接著,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進行學習:(1)小海倫的心情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2)“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表現了現在她的生活與以前有所不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以促使學生在兵幫兵的模式中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走進語文課堂。
三、從評價環節入手做好高效課堂的前提工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這也正符合我們平時所說的“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不僅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優、缺點,同時,對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也有所幫助。當然,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評價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和諧課堂環境的構建,最終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做好前提工作。
總之,追求高效課堂是語文教學的永恒目標,也是教師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的動力,所以,教師要做好各個方面的工作,以促使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