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德育,包括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教育學生熱愛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教育學生熱愛家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德育;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人們用來交際、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掌握這門語言,以便日后利用英語進行更廣泛的交際、交流和溝通。然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要求老師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而且,中學階段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有利時機。然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課,它是與英語知識結合進行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實現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政治導向、道德規范和情感陶冶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德育
初中英語教材內容極其豐富,我認為我們不能平時只是為教知識而教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要求學生讀會、寫會甚至會用的層面,而是應該透過教材內容挖掘教材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以教材為依托,在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具體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1.教學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時,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于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的單詞,諸如mountain,hill,river,water,lake,sea,在教學生讀會、寫會、會用這些單詞的同時,讓他們明白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我們一定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學習風景名勝,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英語教材中也會出現一些我國比較有名的風景名勝或者名勝古跡,比如the Great Wall,the West Lake,Mountain Tai等等,這時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契機。我會讓學生說一些句子:The West Lake is very beautiful. The Great Wall is famous in the world.通過這些內容讓學生一方面了解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有豐富的物產和品種繁多、儲量豐富的礦產品,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繁榮、富強的國家之一,另一方面激發他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以及強烈的責任感,又產生建設祖國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使他們懂得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明天更需要他們去建設。
3.學習有關生物的內容,教育學生熱愛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
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于動植物的內容,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滲透了動植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一理念,教育學生愛護動物、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4.學習家庭成員,教育學生熱愛家人
在英語的歸納學習中,常常會講到家庭成員,每當此時,我會拿family這個單詞說事:Father and mother , I love you!聰明的學生很快就發現,構成這句話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組在一起,就是family。通過這個簡單的句子,讓學生明白,家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同時,每個人都要愛護自己的家。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德育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滲透德育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每天上課之前,學生有一個簡單的交流活動,交流內容可長可短,話題特別豐富,可以是關于天氣的、學習的、同學交往的,也可以是個小故事或者是個笑話,通過這一活動,學生變得活潑、開朗、積極、向上,而且懂禮貌,學生之間關系也很融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老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不僅向老師學習知識,也向老師學習做人,要不怎么說教師為人師表呢?所以說教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也是德育滲透的一種方法。
1.教師要從儀表影響學生
教師要打扮得體,透過外表,給學生一種精神抖擻、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進而影響學生也有一種陽光的心態、一個陽光的外形。
2.教師要從言行上影響學生
學生最容易模仿老師的一舉一動,所以,老師舉止文雅、談吐文明、待人接物熱情、誠懇,學生也會向老師學習,久而久之,我們的學生的素質和修養也會提高,這樣的效果或許是生硬的說教所達不到的。
總之,英語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每個老師只要都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教育教學中勇于創新、勇于實踐,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傳授和德育的滲透會結合得更完美,取得的效果也會更突出。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