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法寶,只有興趣才能發揮學習最大的功效,語文教學只有緊緊以興趣的培養為教學目標,才能不斷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以及怎樣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成為語文教學上的難題。為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廣大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努力幫助學生樹立在學習上的自信,從而實現“人人參與、快樂分享”的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興趣
興趣的培養是教師在語文教學工作的中心之一,也是語文教學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學習者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將會極大地改變傳統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得到提升,為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上多去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愛好。下面,筆者就以中職語文為例,探討如何培養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一、建構師生平等、民主、快樂的教學課堂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建立在師生關系和睦、平等的基礎上的,所以說,要讓學生能夠激起學習的興趣,就必須建構一個師生平等、民主、快樂的教學課堂,可以說,一個學習氣氛濃厚的課堂必須是師生兩者之間有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特別是對于中職教師而言更是如此,中職學生由于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對于語文的理解不是很到位,難免會有一些調皮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是很配合老師,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課堂上形成一個互幫互助、平等良好的朋友關系,營造寬松、民主、平等、快樂的教學氛圍上學習,這樣學生便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可以進行大膽發言,大膽嘗試新鮮事物,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二、注重學生發現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上,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必須在語文課堂上多下工夫,立足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嘗試打造科學有效的語文課堂,在這一過程中巧妙設計語文課堂教學,再根據每個學生學習階段的不同,采取手法多變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尋找自身學習的興趣點,為此,教師必須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讀書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只需要引導學生如何學習以及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從而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目的,完全放開語文課本上的自讀課本,給予學生更多獨立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要緊緊圍繞文章中的重、難點,并找到一個問題為切入點進行啟發式教學,從而實現學習樂趣的培養目的。
三、鼓勵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
學習上的樂趣體現在能夠讓所學者心理情感上有所收獲,也就是說,學習的樂趣是能夠得到別人贊許的目光,能夠讓自己的學習有所價值,在這一點上,尤其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自信,造成了在學習課堂表現不積極,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學習多給予肯定,哪怕是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個肯定的眼神,這些都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上得到心理的慰藉,讓學生有充足的動力去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去。
總的來說,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并要善于鼓勵學生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齊大偉.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J].職業技術,2011(0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