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是人生的起始階段,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心理發展水平。體育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體育游戲教學策略,是幼兒教師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游戲;幼兒教育;活動
我們知道,幼兒時期的教育并不需要幼兒學習多少文化知識,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才是關鍵。體育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一直深受幼兒的喜歡。開展各種體育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塑造幼兒的個性,加快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一、設計游戲,充滿趣味
心理學家皮亞杰研究認為,3~6歲的兒童興趣保持的時間較短。因此,通過有趣的體育活動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教師的任務就是設計有趣的游戲情境,讓體育活動充滿趣味,激發兒童思維的潛能。例如,在大班教學“西游記”時,就開展了他們十分喜愛的體育游戲?;顒娱_始時,引導幼兒探索怎樣利用木樁不同的擺放產生幾種不同的玩法。幼兒積極動腦筋,有的把皮筋連接兩個木樁構成了“小河”的形狀來練習跳躍動作;有的把木樁按照一定的距離擺放,開展依次疊高的游戲;有的還把木樁錯落擺放后把皮筋連接成網狀,這樣可以在網上“跳跳床”。從這些現象中發現,幼兒能不斷創新玩法,從而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
二、初步體驗,建立假設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能把多種游戲方法結合到教師設計的游戲中去。當然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只是想當然。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應徹底地否定學生,而應該加以積極的引導,給他們觀察與模仿的機會,最終找到正確的辦法。例如,在開展“報紙球”的游戲中,有的幼兒把報紙球放在地面上作為障礙跳過去,卻出現報紙球在腳下到處“跑”的現象。這時教師可以這樣提醒他們:“報紙球是圓的,當然會在跳的時候碰到就滾開了。”“能否考慮用一種材料做成球在跳的過程中不跑呢?”聽到這個問題后,有的幼兒干脆把紙球夾在兩腿之間跳。這時,教師繼續引導:“這樣夾著報紙跳很好玩,但會讓人感覺很累,你能想出其他的玩法來跳嗎?”這樣,幼兒就在報紙上想辦法。有的幼兒就把報紙拼在地上,讓它變成一條小河,又能跳又好玩。就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地探索,找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三、語言規范,動作正確
幼兒的思維正處在初步發展的時期,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在開展體育游戲中,教師要力求做到講解準確、清楚、生動有趣,以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其次,教師的示范動作要正確、形象、生動。在幼兒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有的年輕教師由于不熟悉現在的教材,把示范動作做錯后糾正說:“小朋友,對不起,老師做錯了?!庇谑怯种匦伦隽艘槐椋@樣無疑會給幼兒帶來消極的情緒反映;有的教師在講解游戲規則時,語言不精煉,甚至夾雜一些方言、口頭語之類的話,常常會這樣說:“這個游戲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小朋友聽好了,老師來告訴你們應該怎么做……”這樣的語言會讓幼兒產生不耐煩的情緒。于是有的在交頭接耳,有的東張西望,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起來。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教師要在這個時間內把游戲的主要規則與動作描述出來,然后讓幼兒練習。
四、主動探索,體驗快樂
游戲是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因為游戲有情節、有過程,而且形式多樣,完全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能夠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在開展體育游戲時要豐富游戲的形式與情節。盡量營造一個充滿競爭的氛圍,讓幼兒從“模仿期”向“探索”活動過渡。例如,在開展“夾包跳”這個體育游戲時,就設計“小兔采蘑菇”活動。讓幼兒學習小兔,一邊念著兒歌,一邊練習夾物并腳跳。這樣他們完全參與其中,充分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很多游戲充滿了新奇,幼兒就會產生一種期盼的心理,做出等待與追逐的動作,如,“官兵抓賊”這個游戲,幼兒各有分工,分別模仿不同的角色。更多的幼兒愿意扮演“官兵”這個角色,只好讓一個調皮的男孩扮演“賊”。在抓賊的過程中,幼兒想出很多讓“賊”逃跑的辦法,但最后還是讓“官兵”給抓住了。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個個爭先恐后,從游戲中真切地體驗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總之,開展體育游戲是幼兒教學中常見的活動。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探索體育游戲教學策略,讓幼兒教育寓于體育游戲之中。體育游戲讓幼兒鍛煉了身體,在游戲過程中還學會了生活中常識。因此,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楓.幼兒體育游戲情節的構思法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6(05).
[2]任七英.淺談如何開展幼兒體育游戲[J].新課程,2010(09).
[3]方喜山.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0(26).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