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的邏輯性和實踐性都是比較強的,教師應采取藝術性課堂導入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新課;導入藝術
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來自于學習興趣的誘發,我們要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善于運用課堂導入,激活學生思維,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用幽默的語言導入新課
數學是一門理科科目,嚴謹抽象是數學的特點,我們作為授課教師要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向學生展現出來,在課堂上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笑聲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學習上面,從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二、用生活實踐引入教學新課
教師要善于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其實每天我們都要用數學知識來計算一天的消費,比如,到超市買東西付費時,我們要計算總的花費金額等,這些都是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例如,在學習“正數與負數”時,學生在小學接觸到了正數,對于負數比較陌生,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導入。大家知道溫度計上面的刻度值,有6攝氏度,也有-6攝氏度,這里面的-6表示的是零下6度,數學概念上就是負數,學生在聽到教師的解釋以后,自然對負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學習狀態。
三、復習學過的知識導入新的知識
聯系性和關聯性是數學知識的特點,我們教師可以采取這個方法進行導入,在沒有講解新課程之前,教師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在對學過的知識復習的過程中,抓住重點、指明特點,引導學生走入新課程的學習與講解。如,在初中的幾何課程中,我們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然后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課程是由淺入深,在即將學習“菱形”時,對平行四邊形進行簡單的復習。比如,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相互平分,對角相等,對邊相等……在這樣的知識性質的總結中自然過渡到對菱形的性質的講解,即:四邊相等,對角線相互平分,對角相等,是一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總之,課堂導入的方式和方法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心理,體會學生的學習心情,來研究出一套屬于自己的課堂導入方法,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激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下,投身到數學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高尚軍.新課標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編輯 董慧紅